第(3/3)页 以他的身份,更不会去抢夺手下人。 反正……等杜如晦入仕,身为家眷的少女的秘密也藏不住。 “此地尚未完全脱险,即刻动身吧,趁着叛军出城迎战。我们从小路回太仓。”赵都安吩咐。 众人并无异议,恨不得尽快北上。 当即,沿着早制定好的撤退路线前行,不过也有几名影卫脱离队伍,返回永嘉。 他们将继续潜伏城内。也要监督冯小怜的后续举动。 …… 黑夜中,时间的流逝异常模糊。 不知过去多久,众人听到了“哗哗”的流水声,前方出现了一条河流。 而此刻,河边已经有一艘船在等待,那是朝廷一方安排的,负责接应的士兵。 “你们上船吧,护送崔大人他们回去。”赵都安没有上船。 宋进喜好奇道:“大人您不一起?” 赵都安说道:“我还有一些事要做。” 宋进喜也没多问,当即带人乘船渡河。 目送一群人朝对岸行驶过去,赵都安迎着河风,等了一阵,才转身离开,折身返回永嘉城。 过了好一阵,他出现在了一座荒废的亭子外,这是他之前吩咐宋进喜的命令中的一条。 “出来吧。”赵都安平静说道。 亭子上头,原本空无一物的空气扭曲了下,一道身影徐徐浮现。 穿着夜行衣的聂玉蓉轻盈地跃下来,眼神晶亮地盯着他: “看来你做成了一件大事。” 赵都安瞥着她:“注意你的身份。” 聂玉蓉不情不愿地拱手行礼:“卑职参见大人。” 赵都安满意地笑了笑,道:“安排你做的事如何了?” 聂玉蓉道: “冯小怜那边,卑职安排了绣衣直指的人盯着,之前宋公公与冯小怜联络,以及大人您最后那次,与其在青楼见面,也都有人盯着。 我们绣衣直指奉慕王府命令指派,不会贸然抓人,主要任务就是盯着赵师雄,这次城里发生这么大的事,稍后就该向木慕王府汇报。” 赵都安背负双手,站在山风中,眺望着远处河面上两军交战的场景,冷静吩咐道: “盯紧冯小怜和公孙那边,一旦拿到关键证据,就连同今晚发生的一切,都如实告诉徐敬瑭。 包括我与赵师雄一战,安然无恙逃离的消息一起。” 聂玉蓉有些心悸地盯着这个大名鼎鼎的奸臣。 作为旁观者,以及这一环任务里,重要的执行人,她将赵都安的一系列操作都看在眼里。 正因如此,才只觉心惊肉跳,为这看似简单,却精妙的算计而感到恐惧。 “大人,朝廷里的那些大官,也都如您这般心思……缜密么?”聂玉蓉忽然问道。 赵都安扭头,笑着看了她一眼: “朝廷中人才无数,我在其中只是寻常。” 看到聂玉蓉愕然的神情,他轻笑出声: “逗你的。真以为谁都能做皇夫?” 聂玉蓉忽然松了口气。 是了,这才正常,若满朝文武都如赵都安这般神秘可怕,那藩王压根翻不起浪花才是。 赵都安继续道: “这份情报很重要,你正好可以趁送情报的机会回到徐敬瑭身旁。” 聂玉蓉问道:“需要我做什么?” 赵都安说道: “需要你的时候,会有人通知你。在此之前,你继续小心调查赵师雄如何被慕王说动,参与谋反吧。” 今夜与赵师雄短暂交手,赵都安隐隐觉得,这个边军大将的谋反,可能藏着一些东西。 聂玉蓉心中一动,有人通知自己? 所以……眼前这个男人在慕王身边,还按插着别的势力吗? “是。”女刺客应声,身影扭曲着,消失不见。 只剩下赵都安站在古旧的凉亭下,远眺夜色下河畔战火,有些走神。 离间策反第二步,他已有一些思路了,但他不准备亲自去做。 …… 一场夜战,打了几个时辰终于以朝廷撤军为收场。 守住地盘的赵师雄一行人返回永嘉城时,天色已蒙蒙亮。 步行进入府衙,公孙先去卸甲休息,赵师雄与手下将领商讨此战后续。 逃走了崔浩然等人,并不是太大的损失,真正难办的,还是王琦等监军的死。 一场会议结束后,赵师雄独自留在房间中思索,忽然房门被推开,身材丰腴高挑,英气十足的公孙急匆匆走了进来,脸色很不好看。 “发生什么事?”赵师雄皱眉询问。 公孙咬着嘴唇,手中捏着一封信,说道: “我们出城迎战期间,有人通过府内的人,将这个送到了我的院子里。你看看吧。” “一封信?”赵师雄本能地生出不安,伸手接过,口中问道:“信中写了什么?” 信封已经拆开了。 公孙脸色难看道:“你看看就知道了。” 赵师雄抽出信纸,发现信封里赫然只有薄薄的一张纸,上面只有一张白纸。 “不是用了什么隐藏字迹的法子,我试过了,就是一张白纸,没有任何字。”公孙说道。 赵师雄怔了怔,继而猛地脸色骤变。 半晌。 房间中,传出他压抑的声音: “赵!都!安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