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懒得和你计较! …… 少顷。 商队顺利过桥,汤平也率领神机营将逃走的二十几个叛军捉了回来,都绑缚住,在雪地中跪成了一排。 “大人。”汤平抱拳:“请您发落。” 赵都安点了点头,却没有继续斩人,而是走到一群吓破胆的叛军面前,平静道: “知道本官是谁吗?” 叛军们瑟瑟发抖,不敢回答,但眼神中俨然显示出明白。 赵都安继续道: “本官今日不杀你们,你们回去湖亭,给靖王带句话,就说我来了,让他洗干净脖子等我,当初的仇,是时候做个了结了。” “滚吧。” 汤平见一群叛军懵懵的,不由冷笑拔刀,割断了他们的绳索,踹出一脚: “还不滚?!” “多谢都督饶命!多谢都督饶命!” 残余的已吓破胆的叛军劫后余生,千恩万谢逃走。 等人离开,赵都安才命令留下一撮士兵守住白石桥,接下来给朝廷后续的援兵占据。 继而与商队分离,单独乘坐马车,以及那具棺材,在汤平的护送下,朝着湖亭大营赶去。 …… …… 这次进入湖亭,并非是从东边运河进,而是自西边陆路。 即将抵达时,赵都安掀开马车的帘子,望向远处的湖亭。 只见偌大的城池在冰天雪地中一片素净,并无新年的张灯结彩的喜气。 而在城头上,更是诡异地呈现出城池“南北”,叛军和朝廷的旗帜各占一半的诡异态势。 就如一张棋盘,犬牙交错纵横地各自给白子、黑子占了半数。 “大人,如今咱们与建成军各自占据约莫一半的湖亭地盘,连湖亭主城都东西向,切开成了南北两块。因入了冬,如今大体上是停战,但也时常有小的摩擦。” 汤平骑着马,跟在马车车窗旁,这会忙不迭解释道。 赵都安望着湖亭城寒风中飘动的两种泾渭分明的旗帜,好奇道: “为何没讲整个城区打下来?” 汤平咬牙切齿道: “还不是因建成叛军无耻? 知道湖亭城内有大量百姓生活,朝廷顾忌颇多,不好在城内用大炮轰炸,故而以此拖住我们。 建成军一直在避免平原旷野上与我们厮杀,因为那样一来,火器优势可以压制他们。 这群叛军也很聪明,要么选城池巷战,要么就选密林,水泽之类的复杂地势……” 赵都安没有打断,听着小公爷吐槽,也将东线局势大抵摸清。 淮安王给出的情报,终归存在滞后性。 而两股大军分别占据一半城池,竟还奇异地维持了平衡,这也令赵都安颇觉惊叹,有种德国拆成东德、西德的感觉……虽说截然不同。 “枢密使大人他们在北门迎接,大家都听说都督您这段时日做出的事了。” 小公爷语气激动,眼神崇拜地说。 赵都安笑而不语。 在这个烽烟四起的时代,他的几场大胜,足以令他迅速扭转风评,尤其在军中缔造起极强的威望。 若说以往,军中对赵都安这个“女帝面首”还有些嫉妒微词,那在平定西线,大破慕王府后,赵都安在军中的人望,便是实打实的。 说话间,队伍抵达了湖亭北门。 只见城门大开,远远可见一群人站在冰天雪地中张望着。 赵都安也从马车钻出,翻身上了一匹战马,等彼此靠近,他眼帘中,映出了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脸孔: “军神”薛神策、“女宰相”莫愁、神机营指挥使石猛、“火器营主管”陈贵、漕运总督宁则臣、以唐进忠为首的皇城供奉……甚至,他还在人群中看到了原青州指挥使卫显宗。 而在一众老熟人后,还有大批神机营、三千营的士卒。 “哈哈哈,”笑声中,薛神策大步流星,率先率众走来,看向赵都安,目光灼灼道: “赵都督,可把你盼来了!” 已经许久没见的“情敌”莫愁紧随其后,这几个月过去,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莫昭容明显黑了一层,也憔悴了许多,但眸子却愈发明亮。 她看着赵都安,微笑道:“好久不见。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