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看到这位朝中的重臣那副火急火燎的模样,李承乾心中暗乐,自己早就有先见之明。 早就已经猜到,想要让处弼兄能够成为太孙三师之一。 就只能选择一个那些斯文人都不乐意去当,也最不容易被他们反对的。 太孙太傅之职,李承乾也已经反复盘算了许久,觉得不是很稳妥。 毕竟处弼兄虽然在剑南道干过几仗,可在武略方面,远远不处那些大唐名将。 但是有一个职务,李承乾至少有八九成把握,父皇不会反对,群臣也无法反对,那就是太孙太保。 太师教文韬,太傅教武略,太保护佑其安全。前两项,都肯定会有那不少人叽叽歪歪。 可是太保之职,对于处弼兄而言,绝对是无可争议的。 想想自己一家老小,都正是得益于处弼兄呕心泣血的出力。 在所有人都不乐意相信他敏锐的判断的情况下,尽最大的努力,做了无数的准备。 这才让自己得以在生死边缘被拉了回来,而自己的妻子还有李象,同样也是处弼兄以身作饵,得以保全。 再者,昔日自己腿疾不愈险失太子之位,正是处弼兄出手,这才得以恢复体健。 而若非是处弼兄出手,怕是当时难产的苏氏,还有象儿…… 总之,这个世界上,还有谁比处弼兄更有资格当这个太保? 至少在太子李承乾的眼中,没有人比处弼兄更适合这个位置,没有人。 “孤意欲向父皇上奏,请父皇下旨,拜东阿县侯程处弼为太孙太保。” “……太孙太保?”杨师道下意识地又朝着那程三郎看过去,又扫了一眼这位语气十分坚定的太子殿下。 唔……太孙太保,不是太孙太师,又或者是太孙太傅,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的? 毕竟根据侯君集谋弑太子一案,程三郎可是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,这才令太子一家幸免于难。 以陛下对程三郎的厚待,兴许还真没问题。 就在杨师道胡思乱想的当口,李承乾取出了自己早就已经写就的奏折,郑重地递到了杨师道的手中。 “杨礼部回东都复命,代孤上奏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