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结果这才悲剧的发现,大鱼大肉,已经被汉唐商行,还有蜀地的那些地头蛇叨在了嘴里边。 他们蹿进去,所能够吃到嘴里边的利益,也就只剩下一些残汤剩水而已。 过去,总觉得这些年轻人搞出来的汉唐商行,不过是个不过眼的小玩意。 结果随着汉唐商行在大唐那些边边角角之地,默默地谋发展。 转眼不过数载,已然成为了足令一干世家大族,还有那些豪商巨贾生畏的庞然大物。 ##### 但这些,都不是他郑某人的关注点,他所关注的就是,那数十万册书籍,是怎么一下子冒出来的。 晋阳公主的书坊,成立也有一些年头,但是一直都名声不显,唯一出彩的,就是太子殿下腿伤尽愈之时。 携书百余万册入长安以献天子那一场,令长安,整个关中,甚至是整个天下都引起了轰动。 但随后,抛出来的解释就是,晋阳书坊为了印刷这些书籍,不惜人力物力的辛苦了数月,这才弄出来。 虽然有些夸张,但是大家也还有勉强接受,但是这一次呢? 这一次,郑侍郎坐在自己的案几跟前,摆着着足足有十数本以《洛阳牡丹雅集》为大标题的书籍。 另外还有那已经在洛阳再一次掀起了抢购热潮的《洛阳牡丹亭记》。 要知道,相比起《洛阳牡丹雅集》而言,这《洛阳牡丹亭记》,在洛阳城,至少已经售出去了两三万册。 这是什么概念,若是郑氏印书坊,光是刻版,校版,至少需要花上两到三个月的时间。 之后,印刷三万册,需要百余位印刷工人忙碌两到三个月的光景,也就是说,至少需要半年,才能够拿出两三万册来。 可问题是,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,那边的销量比这洛阳之地差别不大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