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政治部的杨雨辰是这场血战的见证者,作为政治部派驻在孤军旅的战地记者,当金陵很多有门道的人想尽办法离开这座被死亡笼罩的城市的时候,她却放弃了随政治部撤离的最好机会,继续留在了孤军旅; 她用自己的笔墨记下了这座城市无尽的苦难和血腥,并且装订成册,起名为——《血色十日》。 “第一日,这一日的主色调确切地说是灰色,因为这一天整个金陵城的上空都被乌泱泱的飞机遮住,阳光都不能照射到大地上,金陵城都是死灰色,乌云遮日...... 无数的炸弹从天空落下,就像乌云遮日后的狂风暴雨,席卷了整个城市,鬼子的轰炸不再局限于南城; 北城同样也遭到了猛烈的轰炸,国际安全区的友好人士为了避免鬼子误炸,在安全区的楼顶上铺满了红十字旗帜和他们的国旗,希望能借此躲过鬼子的轰炸; 这些布置起了一些作用,但还是没有完全避免灾难,只是相对于别的地方要少很多,偶尔也会掉下几掉炸弹,炸毁几栋房屋,带走数以百计的民众。 友好人士通过他们的大使馆向鬼子提出了抗议,可惜得到的答案永远都是他们很遗憾——但这只是误炸! 相对于国际安全区的克制,鬼子对其他地方的轰炸几乎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,没有军事目标和民用目标的区别,鬼子飞机出没的地方就是用炸弹毁灭一切; 在这一天无数的炸弹被扔进了这个城市,他们恨不得用炸弹来彻底毁灭这座城市,国际公约在他们的眼里连一张废纸都不值。 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恨过一群人——不! 他们不应该叫人,而是叫禽兽。 没完没了的轰炸整整持续了一天,城市被漫天的火海笼罩,无数手无寸铁的民众死于战火; 没有人知道有多少人,因为他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尘埃中、火海中、冲击波的撕裂中,只有那已经被染成了暗红色的土地,能够证明他们曾经生活在这座城市.......” “轰轰轰.....” 鬼子的飞机刚刚离开,无数地炮弹又呼啸着砸了下来,两个重炮旅团和六个师团属山炮联队的数百门大小火炮,点燃了黑夜;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