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相比之下,苏菜馆的收入就少了一些。 江风倒是不会横向对比,因为每一座酒楼的情况都不一样,更何况苏菜馆的收益非常好。 但是员工们会自己对比,尤其是几个大堂经理都有群,会相互分享信息,江风时不时还在群里发任务。 江月台有好几个群。 每个酒楼一个员工大群,逢年过节江风就在群里狂发红包。 没办法,不差钱,就是花。 员工们一到节假日就等着抢红包呢。 管理层自然也有群。 接着,李娇和李文海都和江风说,希望这个月把苏菜馆的生意做得更好,客人更多,利润也更多。 毕竟江风过来,这一周的收入都不会低。 江风看到员工这么有上进心,心里很是高兴。 既然是这样,那他也准备整些名头。 江风来到苏菜馆的消息,第二天就传出去了。 苏菜馆的食客们非常高兴。 “江老板可算是来了,就想吃他做的东西,那一道道菜,看的我是真嘴馋。” “是啊,咱也想尝尝国宴菜!” “说实话,我这么多年,还真就只认识他这一个顶级的大厨,其他厨师就算再厉害,我都没听过。” “你就看他做的那些菜的水平,还做那么多份,谁能做到?” “有些厨师火了,就抬高身价,一道菜卖的贼贵,谁卖给你普通人。” 食客们聊着关于江风的话题。 即便江风没有在这边摆过摊,也没有做过小店,但是当地人还是非常认可他的。 这就是江风独有的待遇。 与此同时,苏菜馆后厨,李文海询问江风打算明天做什么。 “就做文思豆腐吧。” “华夏所有菜系中,最考验刀工的就是文思豆腐。” “到时候我让运营过来,再拍个视频。” “江月台的视频也得更新一下了。” 江风说出自己的想法。 “文思豆腐?” 李文海都有些吃惊。 文思豆腐这道菜,是一道非常有名的淮扬菜。 其中最难的步骤,就是豆腐切丝。 文思豆腐切丝用的不是普通的老豆腐,而是质地极软,稍一用力就会碎开的内酯豆腐,想要切丝,对厨师的刀工要求极高。 没个十年的功力,真的切不好这样的豆腐丝。 江风上来就做文思豆腐,属实是厉害。 而且看他的样子,似乎很是自信。 江风确实自信。 这道菜的做法不复杂,难就难在刀工上。 只要刀工了得,做一道文思豆腐出来非常方便。 能确保每桌都吃到。 这道菜也是可以端上国宴的菜品。 一开始就做这道菜,也能让大家看到江月台的底蕴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