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五章中秋村宴-《我在聊斋种田的日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啊?建学堂哪有那么容易的,可不是说说就能成的,在哪里建?谁出银子?去哪里请教书先生?”

    福多喜对说话的大嫂子点了点头,看来村里也是有思路清楚的人,这些问题也正是这几天反复思量过的。

    福多喜没有马上回答,听着乡邻们七嘴八舌的议论。在村里建学堂当然是好事,但是也要考虑村里的孩子少,是否有先生愿意来教。

    “我相公和我儿子都可以教书。”

    黄婶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对呀,黄老先生在县学教了几十年书,崔四郎都是他教出来的,黄生也是有学问的,有他们两个在村里教书,咱们的孩子要省不少麻烦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,还是钱的问题,我们大家日子都紧巴巴的,实在也是有心无力……”

    议论之声顿消,大家的目光齐刷刷看向福多喜,眼神有期待,也有担心。村里人都是知根知底的,这两年福多喜都是靠着大家接济过日子,哪有能力建学堂。

    村民们私下议论过,福多喜买地的银子可能是那几个富贵仙人朋友给的。可能给的银子也只够买地,都不见福多喜穿戴比从前好。

    福多喜笑了,大家议论的都在她的意料之中。

    “建学堂不用多少钱,老村长的房子可以改建一下做学堂,读书的桌椅大家可以上山砍木头回来动手做,教书先生现在的,黄老先生和黄生都是最好的。

    至于咱们村里的孩子不多,可以对邻村招生。隔壁几个村的孩子加起来,我还担心黄老先生教不过来呢。”

    福多喜说着朝黄老先生望去,黄老先生拉着儿子黄生一起站起来表态,“只有需要我们,我们都可以尽力教。”

    村民们一阵欣喜。随即有人提出疑问,“老村长的房子是福村长你的私产……你就白白送给村里做学堂?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