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0 瞌睡了来枕头-《重生之实业巨头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特别是这里是香港,高技术工业的荒漠,挖人只能去海外挖,而且与技术较不错的日本文化不同、语言又不同,但湾湾就不一样了,最起码大家都是华人,粤语与闽南语虽然也不太一样,但根基同种,稍微磨合一下,就可以了。
    “我去调查了下这件事,这些人都被送到IBM、英特尔、惠普等工厂实习,他们是湾湾特意挑选出来的高技术工程师,又都懂英语,这几年下来的经验肯定很丰富,只是,他们与湾湾政府都签下了培养协议,想要离开,这些人需要支付不少的违约金。”雷盛利说道。
    “多少钱一个人?”陈志文问道。
    “差不多一万美元一个人,这个价格,以湾湾的物价,是非常高的,估计湾湾政府也是担心这些人被美国公司留下来。”雷盛利说道。
    “他们在湾湾的薪水是多少?”陈志文又问道。
    “我的那个朋友,其实也是这群工程师之一,他们回到湾湾的薪水,差不多在10000新台币一个月,这在湾湾其实已经是非常高的工资,但他们还是觉得太少了,可能是因为习惯了曾经在美国同行的工资了,所以才偶然跟我联系上了,他本来是想借着我的关系去日本。”徐志山说道。
    “原来这样,这倒是合理了。”陈志文点点头说道。
    高端产业的人才,其价值跟所在地没什么关系的,他们的价值一直跟国际接轨,因为在发达国家,他们也能找到很不错的工作。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内地,很多人才都去欧美的原因,直到内地经济到了一定规模,加上物价控制的低,才让留住人才变的容易。
    “所以我们可以从这边下手,就是一万美元的违约金,有点贵了,而且我们这边也不需要几百人。”徐志山说道。
    “一人一万美元,倒也无所谓,这样吧,你们安排湾湾那边的猎头公司,或者徐工你的那位朋友,将这些人的资料先弄到手,了解清楚他们每个人的能力,然后你们综合挑选一下,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人,就动手挖过来,薪水方面,都可以谈。”陈志文想了想说道。
    一万美元,在如今房价已经涨了快一倍的香港,可以轻松在非优质地区买一套全款房,或者太古城、黄埔花园这类的优质小区付个首付,这是很多港人一辈子的梦想,只是相比于芯片产业来说,就是九牛一毛了。
    光是这类精通英语又有电子产业根基的人才,香港这边就很难找到数百名,能够被湾湾政府选中送去美国,本身在这方面就基本上是专业级别的,而在芯片大厂几年的经验,更是可遇不可求,如果不是湾湾政府出面,想安排这么多人去英特尔、惠普这样的工厂去实习,怕不是白日做梦呢?
    “还有一个问题,这些是湾湾他们半导体产业的核心人员,我们这样大规模挖人,恐怕会引起他们不满。”雷盛利说道。
    “不满就不满了,他们又能拿我们怎么样?”陈志文摇头说道:“只要我们不做绝,挖个一部分过来,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。掌握一个平衡就好。”
    (本章完)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