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65 置地私有化-《重生之实业巨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那你觉得该怎么做?”陈志文问道。

    “各个击破。”周家杨回答道:“因为怡置互控,我们已经持有了置地差不多65%的股份,剩下的比例其实已经不高,只要在市场上传出我们在不断的收购股份,那么自然会引起剩下的人的紧张,因为一旦我们的股份收购到了80%,剩下的就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,不管我们能不能做到,但这么大散户股东,他们可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这下面准备雇托来排队出售股票了?”陈志文笑了笑说道。

    收购邀约触发的本质,是为了保护小股东及股民,但资本市场也不会只顾他们,一切都要有个平衡,不然如果一个股东漫天要价,就是要几十倍的价格,那还能让整个大财团收购失败不成?这显然会破坏很多大的商业活动,甚至竞争对手也会提前买一点,然后就是不卖,或者狮子大开口。

    因此,收购行动中也会保护收购方,当以一个价格收购到被收购公司80%股份后,剩下的股份则会以强制价格成交转换成债券,也就是说,收购方获得了所有的股权,其他外部的股权则全部转换成债券。

    这债券虽然理论上也可以随时兑换,不过当人家大公司完成自己目的的时候,鸟不鸟你还是另外一回事了,再加上一些公司在成功收购之前,总是会多多少少提高一点价格的,只是不在明面上,后续的债券肯定还是会亏的。

    “托会有一点,不过也不能很多,不然容易被发现,不过无论怎么做,还是需要搞定那么多股东的。”周家杨说道。

    “可以,跟那些股东表明态度,最先出售股票给我们的,会有一定额度的上涨,卖的越早,手中股票越多的,利益越多,到了后面肯定也会越来越少,具体怎么样,他们自己来决定吧。”陈志文点点头说道。

    私有化上市公司这种事情,后续肯定会提高价格的,但这种事情不能放在明面上,因为在明面上一旦提高收购价格,只会导致其他人更会接着等,可不提高,大家又都在等。

    所以心理战就非常重要,各种期限,各种文字游戏必须要玩的飞起才行。

    当然,如果是小公司,那就直接提高价格就行了,不需要那么麻烦,而置地这种大企业,成本太高,就需要各种极限操作了。

    “好的,我明白。”周家杨说道。

    中环,一间咖啡厅内:

    “林生,这是我们对你单独的报价,你请看看吧。”和黄集团金融部门的副总陈天龙对着眼前的一名约50岁的瘦弱男子说道。

    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,但眼前责任却是60年前的一位香港富豪的传人,他们家族及企业已经没落,可仍然在香港很多地方有着不少的房产,光是靠着收租一年就能赚到上千万港元,属于香港的一些隐型富豪。

    而他们家族手中,也有着0.8%的置地股票,这个比例看起来不多,可对于置地这种规模外加上市几十年的企业,0.8个百分点,已经算不小了,欧洲的很多大集团,1%的股东都不一定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