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83 入股恒隆与战略扶持-《重生之实业巨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董事的话,不是问题,我们非常欢迎陈生,就是如果陈生拥有了恒隆16%以上的股份,那海信银行就不能与恒隆合作了,不如这样,陈生股份降到15.9%,董事权利我一样给您,而这样的话,海信也能与我们合作,陈生可以通过海信赚取更高的利润,这样不是更好吗?”陈曾熙迅速说道。

    “好方法,我倒是没想那么多,那就按这个来吧。”陈志文笑着点点头说道,15.9%与16%或者多一点,的确区别不大,但如果海信能够与恒隆合作,那涉及的资金,恐怕未来也会以百亿来计,自己也不仅仅可以通过海信银行来从恒隆的项目中获利,恒隆地产如果发展的更好,那自己15.9%的股份,也许能够获利更多。

    还有一点,与汇丰培养长江实业一样,海信也需要在香港有几个大型地产合作伙伴,泰山会的成员原本就很不错,只是胡应相的重心还是会放在内地,而内地在未来,可不一定再需要香港的贷款了,至于包玉冈包家,现在专心发电又不搞航运了,也不太行,另外一个郭鹤年,人家主业还是会在国外的。

    这三家加起来,能够动用的借贷资金也不是小数,但还是比不过一家长期在香港发展,且效益越来越好的地产公司的,恒隆目前来看,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    “大家合作,互惠互利,我也认为,海信迟早有一天会超过汇丰,成为香港的第一大银行。”陈曾熙大笑说道,这次来找陈志文,基本上也达到了目的,虽说还会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,但这也是常态,大型合作,哪有从头到尾就合作顺利的?

    “汇丰啊?没那么容易的。”陈志文笑着摇头说道。

    如果只是一家香港的“央行”,那自己只要在海外布局稍微成功一点,比如收购渣打之后,规模上就能超过汇丰,可80年代的汇丰,也是突飞猛进的开始,在沈弼指定的计划下,后面的大班都在执行他留下的策略,最终使得汇丰,成为全球十大银行之一。

    未来的海信,想达到这个高度是很难的,毕竟欧美市场可以对汇丰开放,但对一个华人银行就不一定行了。

    当然,沈弼的能力,陈志文也是很佩服的,毕竟欧美市场对很多西方银行都开放,但能够成功的也只有汇丰。

    相比于欧洲的几个收购,入股恒隆以及与恒隆的合作就简单多了,在双方老板都有意愿的情况下,旗下的职业商务团队也很快就做好了沟通。

    陈志文在拿到所有地铁站物业的资料后,最终选择了7栋商业大厦作为自己未来自持的物业,包括中区美利道地段的红棉大厦,以及金钟二段的香山大厦。另外5栋稍微差一点,但也都在中上水平,7栋大厦,总建筑面积高达410万尺。

    这7栋,都在地铁站口,且周边商业环境不错,其他的,基本上都是以住宅为主,还有几栋写字楼则很一般。

    陈曾熙自然也知道这7栋物业是价值最高的,不过他这个项目,原本最主要的就是住宅,毕竟,相比于住宅,写字楼也不是一定要在地铁旁边的,地铁旁边的住宅,是收租最合适的地方,正常地产市场还不错的时候,有多有钱人都会抢这个住宅然后出租,这才是恒隆地产在这9个物业项目中的利益大头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