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86 金龙鱼食用油-《重生之实业巨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去年的燕京,他偶然发现很多内地人买油还都是用木桶,自己去粮油店打油的古代传统模式,这自然让他想起了后世的超市出售食用油的模式,而后世的食用油,除了中粮这种国企,最出名的就属金龙鱼了,在这个时间,金龙鱼还没出现,于是就被陈志文给捷足先登了,因为这个名字本身也不错,比较接地气。

    在之后,安排红牛在香港收购本地的一家制作粮油的公司,这是小事,以红牛的资本,钱到位了很轻松就搞定,这个世界上,没几个人会真的拼命守住产业而不为更多的钱所打动,除非那些尖端的创业者。

    香港这边的粮食市场,没啥搞头,市场不大,在收购本土品牌之后,立刻改名金龙鱼,隶属于红牛旗下的一级子公司,与康师傅、非常可乐地位相当,随后就去了深海市建厂。

    “半年时间也够了,我们出的是外汇,深海市那边的建筑工程队日夜赶工,设备也是从日本进口的,两边的时间也是算好的。”秦志豪笑说道。

    虽然现在金龙鱼公司还非常小,但从老板的重视程度来说,未来极有可能也会成为一个巨头企业,不说国内市场,就是星河贸易所掌握的强大零售渠道,就足够了,虽说欧美更偏向于橄榄油,可正常的玉米大豆油,消耗量也不低的。

    “嗯,我准备去一趟内地,本来就准备先去深海的,正好可以看看这新品的食用油包装,到底是有多不错了。”陈志文笑了笑说道。

    如今置地已经到手,加上华英谈判除了一些细节,其他基本上已经是大局已定,同时,国内在5月份又开放了14个港口城市,对外政策已经很是明显了,他的资金,也可以根据一些计划需求,再在国内投资了。

    不过并非大型的基建,而是涉及到很多制造业,目前的内地,因为经济发展过热,负债过重,已经停掉了不少大型工程,也不是投资基建的时机,正好,现在也是投资日本地产与股市的最佳时间点,他也不可能等到广场协议签署的时候再大量投资,那样就有点来不及了。

    “好。我也好久没去深海市了。”秦志豪笑说道。

    一周后,数辆奔驰车从罗湖口岸出发,开往了深海市。

    随着深海市经济的大踏步发展,道路方面也提高了很多,毕竟,深海市主要的吸引外资对象就是港资,哪里不修路,这条路也得修,还得修好。

    “这深海市的发展是真的够快,一路上都看到至少20个小区在建房子了。”车上,陈志文看着外面的各种在建小区,大概数了下,不过并非香港那种高层,一般也就五六层吧,目前的内地,土地太便宜了,建高层费用方面不划算,特别是还需要电梯,这完全没必要,还不如多买块地再建几栋矮的。

    “这些基本上都是卖给香港的。”跟着一起的周家杨解释道:“在80年的时候,就有香港的地产商来深海市建房子,地方政府与他们合作,股份比例看情况,然后将房子建好后卖给香港人,很多香港人没办法将大陆的亲人带去香港,那放在深海市就是不错的选择,这样见面也方便,而且深海市也给户口,算是双赢了。

    就算后来香港地产危机爆发,对深海市影响也不大,这里的房价,只有香港的十分之一,很多香港人甚至来这里定居,工作日去香港上班,休息再回来。”

    作为香港地产行业的顶级玩家,和黄自然也知道深海市的操作,不过因为市场不大,基本上也没参与。

    “这倒不错。”陈志文笑了笑,住宅市场,他其实不是很喜欢参与,除了早期需要靠炒房积累资本的时候,可如果能够给所有人带来方便的住宅,其实也是利好老百姓的,深海市这这些住宅,让很多香港人可以有自己大一号的房子、可以让亲人住在自己附近,还能给深海市带来发展资金及外汇,一举三得了。

    很快,汽车来到了深海市二号大润发的门口,说是二号,那是因为目前的深海市,一共有4间大润发超市,目前的国内,是不容许外资参与零售行业的,可深海市是改革前沿,什么都好商量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