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.” 观众议论纷纷。 这世界,一曲两用的歌不少,但非常明确的一点是——大多数后出的歌曲,都没有原曲好。 其中缘由太多——本就是炒热度,听众先入为主,又或者没能完全满足听众期待感。 所以后来的歌曲经常被打上差评。 而现在,路扬给李振的新歌,同样是一曲两用,且《爱情转移》珠玉在前,大家的期待感自然而然地不高。 就在这时,李振开唱: “拦路雨偏似雪花, 饮泣的你冻吗, 这风褛我给你磨到有襟花, 连调了职也不怕, 怎么始终牵挂, 苦心选中今天想车你回家.” 并非所有人的母语都是粤语,但舞台的正上方,清清楚楚的滚动着《富士山下》的歌词。 听不懂? 没关系。 能看字幕吧? 能听得出歌曲里的情感吧? 很多歌曲,根本不需要你听得清楚他唱的是什么,哪怕是你从未接触过的语言,可当那旋律和歌声响起,你依旧能听出歌里的情感。 观众们眼睛微微瞪大,之前那关于“这首歌到底行不行”的讨论声戛然而止。 没人再讨论那样愚蠢的问题,同样的曲子,不同的歌词,两种不一样的感情。 且. 都能唱进人们心里。 李振没关注台下观众的反应,他曾是混迹港澳的歌手,粤语自然是母语,唱起粤语歌,不费吹灰之力。 “原谅我不再送花, 伤口应要结疤, 花瓣铺满心里坟场才害怕, 如若你非我不嫁, 彼此终必火化, 一生一世等一天需要代价.” 【淦!】 【我现在严重怀疑,路扬那家伙是故意把主题写成暗恋的!】 【兄弟们,我现在怀疑路扬在实行大规模打击!你们想想看,《水星记》是说暗恋的,现在的《富士山下》又唱的失恋,这家伙是想让全部观众哭啊!】 【你这是傻了吧?不知道这一期的主题就是失恋情歌?】 【有一说一,我是广粤人,这首歌真好听啊。】 【加一。】 【.】 弹幕议论纷纷。 粤语在歌曲里,似乎要比普通话更有优势,且这首《富士山下》的词很棒。 国内的乐坛,是从港澳那边开始发展的,大家最开始听得歌曲里,粤语歌占据了那么一部分。 时至今日,依旧有不少的人能随口哼出粤语歌的歌词。 他们有听粤语歌的经历,也有一部分基础。 自然能听得到里面的情歌。 而这时,李振继续唱: “谁都只得那双手, 靠拥抱亦难任你拥有, 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, 曾沿着雪路浪游, 为何为好事泪流, 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.” 这是高手啊。 高手的演唱者,高手的创作人。 大家原来听过这曲子,仔细琢磨一番能发现路扬在编曲方面进行了小小的改动,光听旋律的话,都能听得出不一样的感觉。 况且,这词很好。 它不是那种悲得要命的失恋情歌,跟俗套扯不上任何的关系,只是那歌词里透露的淡淡疼痛,如呼吸般轻微,无时无刻地痛,痛到你难以忘却。 “何不把悲哀感觉, 假设是来自你虚构, 试管里找不到它染污眼眸, 前尘硬化像石头, 随缘地抛下便逃走, 我绝不罕有, 往街里绕过一周, 我便化乌有.” 人们这时才感受到那失恋后的悲伤情歌,从生活点滴慢慢铺垫到如今,像是海浪积攒能量,再用力地拍打在沙滩上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