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男男女女看上去都一个样,主要穿的都比较单一,衣服颜色不外乎“蓝,绿,灰“三种。 王立冬找了处自行车停放点,交了两分钱,从管理员手里拿过一张存车收据。 把收据放好,跟着人群,逛起了中心大街。街边的建筑大多都是欧式仿欧式,多是些两三层的小楼,偶尔会冒出一幢五六层的建筑。 百货店、布店,文化馆、食品店兜了一圈,王立冬手里多出了两个大尼龙网兜,里边各装了十几个油纸包,全是吃的。 有大白兔奶糖,风干香肠、哈市红肠、鸡丝卷、叉烧肉,辣汁豆腐. 看了下左手腕的明珠牌手表,都已经过了十二点,王立冬赶紧寻摸了几家国营饭店,最后挑了一家卫生最好的清真菜馆子。 点了两份烤羊排,手撕肚.烧卖,又要了三瓶啤酒菜味道马马虎虎,不过量是真的足。 一份烤羊排估计有三斤,一份烧麦大概有一斤.大半个小时后,王立冬把最后一个烧卖塞进嘴里,打着饱嗝出了饭店。。 掏出香烟点上一根,吸了两口,抬腿走进了人群里。他准备走一圈,消消食,再找一家调剂商店,淘一套木工的家伙什,应付老娘用。 叼着烟,提着两网兜,顶着冬日,王立冬晃悠悠散着步,不远处一座两层小楼上挂着五个霓虹大字‘兆麟电影院’。 迈步来到电影院前,看了看门前海报,上面画着一个长波浪大洋马,‘多瑙河之波’,罗马尼亚电影,主演:拉扎尔·弗拉比耶.爱琳娜·帕翠斯库。 “冰棍.糖葫芦.卖冰棍.糖葫芦.”一声声带着点磨砂的女声,传进王立冬耳朵,他循声望去,不远处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姑娘正不停拉着客,左右各站着一白发老妪和一小男孩。 不会这么巧吧。 他上前,“糖葫芦怎么卖?” 麻花辫姑娘看了他一眼,热情道,“3毛钱一根。” 还真是郑娟,鹅蛋脸,柳叶眉,笑时,一对浅浅的酒窝浮现在两颊,比演员樱桃还要漂亮上几分,而且还是青春版的 啧啧,怪不得周秉昆知道郑娟是大肚婆都没嫌弃,愿意当接盘侠。 “小兄弟,小兄弟,要不要糖葫芦?”郑娟见王立冬站在摊位前,不说买,也不说不买,再这么站下去,肯定会影响他们的生意。 “买。先来一根,尝尝好不好吃。”王立冬中午吃得有点多,正好吃点山楂,消消食。 给了三毛钱,拿了一根糖葫芦,‘咔嚓’一口,嚼了两口,糖葫芦用的山楂挺新鲜,可用的糖却是麦芽糖和白砂糖的混合物,有些发苦熬麦芽糖的师傅手艺不到家啊。 没一会儿,一串糖葫芦进了他肚子,正要找垃圾桶扔竹签,郑娟伸手拿过了竹签,放到了小车侧面的一个竹筒里。 王立冬指着插满糖葫芦的棍子道,“我全要了。” 郑娟瞪大眼道,“全要?” “对啊。”王立冬把手里的两个尼龙网袋,放在郑娟家的小推车上,“你算下多少钱。” 郑娟哦哦点头,似乎还有点不敢相信,认真打量了两眼王立冬,也就十八九岁,不过看神情好像又不像开玩笑,最多就是浪费点不值钱的时间,她数了数大木棍上的糖葫芦,“一共35根糖葫芦,十块五毛钱。” 王立冬伸手从口袋里掏出1张大团结,又翻出一张五毛钱,“十块五。” 郑娟小心接过钱,仔细搓了搓十块钱的纸张,又拿起对着太阳照了半天,然后又递给母亲,最后两人一致确认,不是假币。 不怪母女俩这么小心,去年她们马虎大意,收到过一张五块钱的假币,她们一个月也就赚十来块钱,一下去掉一半。 最可恨的是,那张五块钱,还是别人手工画的,只要当时仔细点,是个孩子都能认出是假的,郑母为此还生了一场大病。 小心把钞票塞进破棉袄内的口袋,抬头一看,发现王立冬正玩味地看着她,郑娟有些不好意思,赶紧把所有的糖葫芦取下,这时她发现一个问题,她家没准备网兜和绳子,一大捆糖葫芦,总不能让顾客捧着回家吧。 “妈,你看着摊子,我去找根绳子。”郑娟对着母亲关照一声,正准备到隔壁商店要一段绳子,王立冬掏出尼龙袋,“不用了,我有袋子,”他又从另一个口袋,拿出一段棉线绳。 郑娟说了声谢谢,接过绳子扎好几十根糖葫芦,再塞进网兜,“小兄弟,拿好了。” 王立冬提过袋子,又把自己的两包东西拿上,郑娟犹豫了片刻,喊住转身的王立冬,“小兄弟,我想问一下,你买这么多糖葫芦是干吗用?当然你要是不方便说,就当我没问。” 王立冬笑道,“有什么不方便的。我买了自己吃。” 郑娟疑惑道,“你一个人吃?” “嗯。”王立冬看着郑娟道,“你问这干吗?” “没什么。”郑娟摆手,“我以为你是替单位采购,以后要是再想买的话,我可以送货上门。” “送货上门能便宜不?” 郑娟愣了下,立即心算了下,他们卖一串可以赚五分钱,三十串就是1.5元,“可以。三十串,便宜五毛钱。” 王立冬道,“那你把你家地址给我,等我吃完了,就去你家买去。” 可能是看他长得一张老实脸,又或者眼睛不眨就掏了十块钱缘故,郑娟没多做犹豫,就把地址告诉了王立冬。 “太平胡同,行,我知道了。”王立冬挥手告别了郑娟一家三口,拎着三个袋子,来到了一家调剂商店,花了十八块大洋,买了一套二手的木工十件套。 商店很贴心,还附送了一个黑酸枝做的工具箱。王立冬看着售货员把十件工具塞进红木箱.这服务,真的没话说。 周母听到屋外有响动,挪到窗边,透过窗户,看到是小儿子回来了,立即放下手里的毛线活,下炕来到了屋外。 周母接过他手里的三个尼龙网袋,惊讶道,“这么多糖葫芦,昆儿,你买的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