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第2章 沃野关中-《秦剑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既然这样,那我们就东进吧。”听完赵骥的话,一位大臣试探性的建议道。

    “东进?你怎么能说出这样,要知道我们的东边可是王室的老都城,难道我们还想吞并王室的老都城不行?这样大逆不道的话,你也敢说出来。”这位大臣的话音刚落,身边的另一位年老的大臣抖动着雪白的须发说道。

    “东进不行,北上又不敢,难道秦人就永远压缩在这河谷地带不成?既然这样,我们还不如退出关中,回到我们的故土西犬丘,至少那里能够安全一些。”被呛回去的大臣愤愤的说道。

    退出关中回到西犬丘。

    这可是一个大命题,秦庭上下都愣住了。几代秦人先祖呕心沥血、拼死挣扎,才在关中西部这一点狭长的地带站住了脚,今天会因为这么一点点小小的困难而退缩吗?

    老问题没有解决,新命题又在考验着秦人的智慧。

    关中太美了,也太好了。这里四面环山、地势狭长、易守难攻。若能够把翟戎赶出北边的老龙山的话,这里无疑是最好的建国之地。北据老龙山,南靠秦岭,西边守住散关,试问天下谁能奈何的了秦国。

    这里水草丰茂、盛产粮食,足够补充秦国军队军需。还有就是这里人口众多,民风淳朴;所有的这些都是在这里建国最好的条件。

    自从进入关中以来,秦人的先祖就从来没有想过离开。

    现在因为这么一点点小小的困难,秦人能够退出关中吗?

    显然不能。

    秦君嬴嘉听着殿下的大臣们的议论,转头望殿外。北塬之上的积雪还没有消化,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,发出刺眼的光芒;秦君嬴嘉眯了眯眼睛,只觉着耳朵嗡嗡作响。

    “哈-哈-哈-”

    “哈-哈-哈-,你追不上我。”

    “谁说的,我一定能追上你。”

    “咯吱”大殿的门被猛的推开,一个五六岁大小,瘦瘦小小,长得像豆芽菜一样的小孩冲了进来。

    正在发愁的大臣们睁大眼睛望着冲进大殿的小孩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