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稳扎稳打-《女人不易》
第(1/3)页
第131章 稳扎稳打
以价格战掀热潮的鸿运,很快把瑶光和西爵远远甩到了身后。
顾鸿恺那厢,新的生产线的投入极大地降低了汽车生产的总成本。曼青在河城的团队业务逐渐扩大,从起初的一千辆车子起步,销量逐渐朝着上万的数字攀登。
曼青抓准了机会,将中部市场的经销商体系稳固了下来,珊省、柠省、乃至于西部的歆省,鸿运的低价策略真正撬开了中西部的市场。
所有人都很诧异,这个没有打过一分钱广告的汽车牌子,竟然以口口相传的口碑就这样在市场上席卷开来。
曾经有人在报纸上公开质疑,鸿运一直以来的低价策略是否能够长久。
曼青不过笑着对报社记者说道:“你们认为汽车经销商真的对汽车牌子有什么固定的追求么?实际上的情况是,他们并不关心这车子是不是进口的,是不是中外合资的,又或者是像咱们一样的国产汽车。经销商的立足点只在于,能不能卖出去车子,咱们能给多少扣率和返点。总而言之,只要经销商与咱们鸿运合作,能赚钱,那就是能走更远路的前提。”
面对市场份额的丢失,率先做出明确策略应对的是瑶光汽车。瑶光在这个冬天,直接以处理库存的名义,将明星款车子从5万块钱的报价,率先降价到了3万9千块的额度。
曼青几乎没有犹豫,直接在瑶光宣布消息的当日,就宣布鸿运跟进降价到3万8千块钱。
整整两个月时间,双方进行了三次降价的较量,直逼到了3万块钱的关口。3万块钱对于瑶光来说,已经处于一个危机的状态。
瑶光早前资金过多的投入到了广告市场,承受亏损的能力也便跟着跳水。而鸿运因为低价生产线的固定开辟,在生产能力和抗压能力上显然更胜一筹。
到了第二年开春的时候,曼青代表鸿运驻河城分公司,直接宣布推出一款2.99万定价的特价汽车。价格一经宣布,便如平地一声惊雷,迅速震动了周边,乃至于全国的汽车市场。
“全国最低价格的轿车”这把交椅,算是牢牢的被鸿运拽到了手心里。河城本地的成功汽车销售门店,几乎每天都能卖出四五辆车子,乃至于很快就造成了这款车型在中西部市场的脱销。
脱销以后,曼青并不急着找顾鸿恺扩大生产线,反倒一直沉得住气,走稳扎稳打的营销路线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