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稳扎稳打-《女人不易》
第(3/3)页
曼青几乎没有犹豫,直接在瑶光宣布消息的当日,就宣布鸿运跟进降价到3万8千块钱。
整整两个月时间,双方进行了三次降价的较量,直逼到了3万块钱的关口。3万块钱对于瑶光来说,已经处于一个危机的状态。
瑶光早前资金过多的投入到了广告市场,承受亏损的能力也便跟着跳水。而鸿运因为低价生产线的固定开辟,在生产能力和抗压能力上显然更胜一筹。
到了第二年开春的时候,曼青代表鸿运驻河城分公司,直接宣布推出一款2.99万定价的特价汽车。价格一经宣布,便如平地一声惊雷,迅速震动了周边,乃至于全国的汽车市场。
“全国最低价格的轿车”这把交椅,算是牢牢的被鸿运拽到了手心里。河城本地的成功汽车销售门店,几乎每天都能卖出四五辆车子,乃至于很快就造成了这款车型在中西部市场的脱销。
脱销以后,曼青并不急着找顾鸿恺扩大生产线,反倒一直沉得住气,走稳扎稳打的营销路线。
毕竟,如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,鸿运需要面对的是数十亿乃至百亿的资金投入。这一点想法,自然与顾鸿恺不谋而合。
顾鸿恺随即将曼青在河城的经验,推广到了全国的经销商门店。限量款的低价汽车,开始在各地登场。
鸿运逐步占领市场的同时,曼青也看到了瑶光和西爵的颓势下的裁员风波。曼青在与顾鸿恺沟通以后,直接推出了“鸿运专营品牌店”。
鸿运专门店,直接接收了多名瑶光与西爵被裁减的员工,既解决了这些人的就业问题,又将自己的品牌形象树立了起来。
这在河城又引发了不小的舆论轰动,在没有一分钱广告费的情况下,“鸿运”两个字,在公众和媒体面前再次爆红了一把。
(本章完)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