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这番分析乍一听起来,貌似有点道理。 只要秦国后方战事吃紧,也只有撤军回援。 毕竟,秦国在岭南投入了太多的兵力和物力。 真要是因为守备兵力不足,让百越各国重新死灰复燃的话,之前的投入就全白费了。 而半岛这边,战事才刚刚开始。 前方即便有战事,也只是小规模的厮杀。 秦军的损耗还很低,而殷氏的主力也并未受损。 现在撤回去,也没什么可惜的。 当然,三十万大军进攻,每日的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。 只是相对南方的投入和损失比起来,两权相害取其轻,这边就不算什么了。 换了在场任何一人,都会选择保住南方的战果。 再说了,箕子王朝已经建立数百年,还打退过当年燕国的进攻。 之后就再无来犯。 估摸着秦国推进一段,也该出了被袭扰的恶气。 此刻退回去,面子也找回来了不是? 真要是再损失十万大军,又把二十万大军陷在岛上。 顾此失彼之下,秦国会留下很深的隐患。 在兵书上来说,就是太冒进了! 所以,按照分析的话秦国退兵是很有可能的。 但是,然其他人觉得不妥的,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南方势力趁机反扑的前提。 等于把希望寄托在了他人的身上。 如果南方没有乱,秦军自然就不会退了。 其中,有太多的不稳定。 如果选择坚守王城,等于是把主力放入了秦军的包围之中。 一旦南方没有乱起来,他们连逃的路都没有了! 这位燕国公子提出的策略只能算有建设性,风险却是太大了。 这是赌上了整个箕子王朝! 弄不好,就会灭国的! 一时间,衰王也有些拿捏不准了。 毕竟这个分析的风险太大了! 若是亡国,按照秦国对六国王室的作风来看。 或许占领王城后会像六国一般留下大臣的性命,或者迁入咸阳监视居住。 但自己和王室,是必死无疑。 衰王眉头紧锁,目光在下方众人脸上扫过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