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一声令下,六个头发蓬乱,脸上沾满灰尘的男子手脚戴着镣铐,被押到了行刑台上。 他们的罪名,则是赈灾不利,还贪墨粮草! 当然,所谓的贪墨粮草,是贪墨由县令等人筹集而来的赈灾粮草,和朝廷没有关系。 虽然听起来数额不少,足有千人吃一个月。 但是放在城内外有数万灾民来说,就是杯水车薪了。 所以,六人被判了腰斩之刑! 为了宣泄城中灾民的愤怒,将怨愤都转嫁到六人身上,官府是经过了大肆渲染的! 甚至还特意搭建了三米高的行刑台,以让城中百姓观看! 城中百姓看到六个贪墨粮食的秦吏被杀,心中的怨愤也减轻了不少。 即便吃不饱,也不会再生事。 因为,官府已经尽力了。 连县令和县尉等大老爷都拿出了自家的粮食救济灾民,还有什么可怨愤的呢? 心中对蝗灾的最后一点怨愤,也在目睹六人被行刑后熄灭。 如此一来,不但杀了六个敢揭发贪墨之事的人,还用六人的性命换来了对灾民的安抚。 简直是一举两得! 官府自然是要大肆宣扬,召集更多的城中百姓来观刑。 当六人被押上三米高的邢台时,并没有立刻行刑。 县尉在等。 等灾民宣泄愤怒! 不多时,现场已经有了三千人之多! 不知道是谁先动手,将一块石子扔了上去。 其他人见状纷纷效仿,捡起地上的石子砸向上方六人。 嘴里还不住的大骂! 主吏掾李问等六人站在邢台之上,身上被锁链牵制,连低头都做不到。 只能站在原地,让石子砸得头破血流! 幸好石子不大,只是破皮流血。 要是石子再大一些,恐怕就要命了! 这一招,后世的崇祯皇帝也用过。 杀袁崇焕,缓解了百姓对战事失利的怨愤! 所以,当观刑百姓看到袁崇焕被凌迟时,不但没有半分怜悯,反倒争抢被刽子手丢下的肉! 此时县尉的举动,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! 六人睁着眼睛,目光中透着悲哀。 哪怕鲜血流进眼中,依然不愿闭上。 麻木的脸上,满是痛苦之色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