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1878年4月,携宗族与诸血祭牺牲,分批往秦岭而行。 1878年4月3日,既入秦岭,遂始其事。抵青铜树上祭台,放血而召烛龙。中途有变,惊近侧螭蛊与黑蛇,遂交恶战。血奴死伤者数,几尽亡。 同天,以残存血奴与祭物复放血召烛龙,功成,血奴皆殁。烛龙出,乃杀,族人亡者三。复而熬脂,忽逢一当死血奴现身,言其两度沥血,断无生理。甚异。 问其姓名,曰海字二十三。查其名,谓之张海桐。 ——摘自《1878年秦岭烛九阴之事协作查办牒文》 张海客将这篇1878年的任务报告重新掏出来看了一遍。这份报告显示,当时的张海桐应该经历了两次放血。 一次是为了对付螭蛊,第二次应该是和那些用来血祭的祭品一起放血,当了引出烛九阴的牺牲品。 张家人当时收集的血祭品都是各处收来的死囚,这是他们和朝廷的事,在官方没有详细记载。 有心人去查,也只能查到某年某月某地某狱押送了多少个犯人行刑。官爷说他死了,那就是死了。至于死在哪,人去了哪里,自然有人安排。 按理说,张海桐这样的血脉,不应该一起作为祭品放血而死。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。那就是当时拥有麒麟血的血奴已经没有行动能力了,拖着他继续走会影响任务进度,拖延执行任务的族人的动作。 为了发挥最大的效用,他们放干了血奴身体里最后的血液,并储存在专门的容器里面,留待后用。 之后为了方便,这些血奴就和祭品混在一起,算是物尽其用了。毕竟麒麟血也是血,血肉里的血也不可能完全放的干干净净。 很残忍,但在那个时候也很真实。 那段日子算是张家历史上为数不多的、规矩十分严苛的一段日子。失权的人往往都会面临外界或有或无的绞杀,父母没了,剩下的就是孩子。 在张家,斗争失败和俗世里的政治斗争失败的下场一样。当场杀完都算仁慈,留着慢慢用才是真的痛苦。 这就是张瑞山说的,查不到任何资料。关于张海桐到底在秦岭经历了什么,才变成现在这副样子。 族里对张海桐进行过审问,但他失忆了,一点不记得。族医诊断过,确认他确实犯了这个毛病,一点不记得了。 但根据张海客自己的推断,加上张瑞山私底下和他讲过的一些内容,他心里有了点结论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