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小徐和班长看他扶着车在校门口呆滞的看着他俩,立刻挥手致意。 “桐哥,医生怎么说啊?”小徐凑过去问。 “感冒。”张海桐指了指背包侧边塞着的塑料袋。“开了点药。” 班长上下打量着他,像是在观察一件物品。 张海桐对这种目光很敏感。因为在张家的时候,当血奴的孩子就是被这样看待的。等到长大之后,这样的张家人也会面临别人对待工具一样的审视目光。 不过现在是和平社会,张海桐只是下意识往前面走了一步。看他俩的样子,明显不打算直接骑车回家。 班长忽然说:“你好像经常生病。” 张海桐倒是挺坦然。“对,身体不太好。” 班长笑了一下,继续说:“身体不好,但是校运动会跑步第一名对吗?” 小徐觉得班长有点咄咄逼人了,忍不住帮腔。“我桐哥天赋异禀啊。要是他身体好点,说不定就当体育健将了。” 班长笑了笑,她和小徐中间隔着张海桐,因此和他讲话的时候需要偏一下头。“徐磊,我觉得你这人特别迟钝你知道吗?” “有时候我也不明白,你是怎么学会高中课程的,而且成绩还很好。我一直觉得,数学和政治这种讲究逻辑的课程,很考验人的智商。” “所以有时候我也不明白你是装糊涂,还是真糊涂。” 小徐明显紧张起来了,不明白班长为什么这么咄咄逼人。 这种咄咄逼人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,有点像徐妈妈每次抓到小徐的小尾巴,然后借题发挥逼得小徐节节败退最后投降。 三个人混在鱼贯而出的学生之中,像河里银色的小鱼一样离开学校走到外面。有的钻进车里,有的站到公交站台上。 大多数人选择走回去,或者自己骑车。 走到人少的地方,三个人才停下脚步。张海桐看向班长,问:“你想说什么?” 他并不会因为班长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女生就忽略她说的话。有时候孩子比成年人更加敏锐,这种敏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。在原始社会里,孩子们的敏锐往往是他们保命的重要手段之一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