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果然,李治的表现证明他对这种具体的民间事宜,没有一点了解。 这也难怪,前些年,他虽然也时常在坊里生活,可终究还是太过年幼,和普通的乡民也没有多少交流。 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生活的,日常都在做些什么。 对于他来说,能够知道,不管是稻米还是黍米都是人种出来的,有收获,人才有饭吃,就已经是不错的了。 于是,沈安又花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,把大唐通行的种植方式向他做了一个简要的科普。 对于这一点,沈安其实也并不是很有把握。 因为,自从来到大唐,他还没有机会认真的到乡野田地里走一走,看看乡民们都是如何耕种的。 只能从他了解的知识方面入手,好在,李治对这件事基本上属于一窍不通的层次。 沈安说什么,他都会觉得特别的新奇,特别感兴趣。 况且,他虽然对农事没有了解,但是,城中时常闹饥馑这件事,他是清楚的。 也想改变这样的情况,于是明明是不太了解的事情,仍然听的相当认真。 “所以,殿下,我的意思,希望至少从长安周边开始,推广罔替型的种植方式,不要随意畲田。” “同时,至少,朝廷在一个地方是可以做出努力的。” “比如?” 李治只能反问,俨然已经被他说蒙了。完全跟着他的节奏走。 这对于沈安来说,既是好处,又是为难之处。 别的不说,这件事只是他们在这里谈论,那就纯属纸上谈兵,掀不起任何的风浪。 要想落到实处,还得报请李世民同意。 谁让大唐帝国现在还是老李说了算,不是他小李呢? 沈安希望,李治能够听懂他的建议,在奏请李世民的时候,帮着美言几句。 可看他现在的情况,皱着眉头,一副冥思苦想状,似乎真的没有听懂。 到时候,他真的帮得上忙吗? 看着李治无知的样子,沈安表示怀疑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