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张大人这话不对!”很快有人反驳他。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,朝堂上立刻就过继谁的问题,展开辩论。 辩着辩着就吵起来了,你一句我一句的,生生把朝堂吵成了菜市场。 而提出过继的武阳王,则置身事外一样,在过继谁家孩子一事上,不发一言。 同样置身事外的还有严相。 但火还是最终烧到两人这里,大家纷纷出言,请两人表明态度。 武阳王笑眯眯的,一副老好人的态度,“这事是皇上在选继承人,还是要听听皇上的意思。” 严相道:“孩子小有小的好处,大了就记事了,若将来一心一意为亲生父母家族考虑,因私情而罔顾了祖宗礼法,岂不徒生祸端?” 朝臣都有些惊奇的望着严相,严相性子刚正,敢于犯颜直谏,绝对不是只会应和阿谀之辈,他们从没想过严相能同意过继益阳王的曾孙。 严相这番话说的含蓄,但朝中都是人精,都明白他言外之意。过继的孩子如果太大,一心只在生身父母家,等将来即位后,肯定会偏袒本家,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来。 若将来亲生父母亡故,闹着追封亲生父母为帝为后的事来,那还真是一桩大麻烦。 如此说来,隐患还是挺多的。 若过继的是不懂事的小孩,从小在宫中长大,和生身父母不亲近,就不会生出这么多事了。 这一想,过继年幼的孩子似乎不错。 成峰再次看一眼严相,心里有些不确定,总觉得严相在过继一事上,态度有些随意了。 而且严相从一开始就没太重视这件事,成峰也有些拿不准他到底怎么想的。 武阳王和严相都没有反对,宣平帝又态度强硬,益阳王曾孙过继到先太子名下,成为皇上嗣孙这件事,就这么定下来了。 然后就是孩子过继后,交给谁来抚养的问题。 宣平帝的后位空悬多年,目前后宫也没多少人。 四夫人也仅有两位,冯淑妃和陈贤妃。 冯淑妃跟随皇上多年的老人了,话少事少,人也不作妖,端庄沉静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