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才子“佳人”-《重生之后知后觉》
第(2/3)页
这几年,杨慕白也在做同样的事,他们路线不同,偶有交集,几次都擦肩而过。
杨慕白在游历路上,遇到一隐士,才华横溢。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宁静无以致远,描述的正是他吧。
杨慕白在游历路上,几次偶遇,攀谈得知,他便是世人传诵的名士—陆淮。
世人皆道,陆淮是治世能人,却不愿入朝为官。
杨慕白想着,这样的人才,多浪费啊,国家啥时候都是最缺人才的。
这不,在泰山顶,他们又见面了。杨慕白高兴地说:“呀,呀,呀,这是谁啊,怎么那么有缘呢,这不是大名士陆大人吗?”
陆淮对她这种浮夸的演技已经脱敏,觉得这个女人可真难缠啊。冷漠地说:“世人有缘即随缘,杨公子的有缘是尾随遇到,强行有缘可还行?”
“咳,咳,咳,陆先生咱说得如此直白,倒让在下不知如何回应。”然后眼睛滴溜溜地转,想对策。
陆淮很无语,想搭讪都不先想好措词吗?都是这么明目张胆强行现编的。
杨慕白眼睛一亮,说道:“陆先生,相遇就是缘人,都说他乡遇帮知,咱们都偶遇几次了,也算半个故知了,是不是很值得高兴,我们喝一杯如何。”
陆淮心想,你身后跟着杨程,想偶遇谁,想天天偶遇都行。
反正也是闲着,便跟她聊聊呗,她那想让他入仕的心,就差写个牌子挂胸前了。他倒想看看她怎么劝说他的。
陆淮作揖道:“那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。”
山上酒坊,都不是什么好酒,杨慕白让秋月从包里拿出一瓶上好秋露白,给俩人倒上。
杨慕白开门见山:“陆先生如此才华,为何不愿入世,为百姓谋福祉?”
陆淮心想:恩?这次怎么那么直接?杨慕白心里也想:废话,能不直接吗?你们读书人嘴皮子那么溜,几次委婉地问,都被你巧妙转化话题,或装傻充愣过去了,老娘过几天可是要回家的了。
陆淮说道:“现也算太平盛世,在朝为官的皆为能人,不缺陆某一人。”
杨慕白摇头道:“非也,非也,不论何等盛世,朝堂都不缺能人。没有最好的盛世,只有更富足的国家。”
停了一会,接着说:“这个道理先生肯定知晓,莫非先生已江郎才尽,怕露馅,所以多作推辞。”
激激你,看你怎么说。陆淮心道:小样,这么明显的激将法,能对我有用。
回道:“杨公子所言极是,陆某确实江郎才尽。这便是在下不愿为官的原因。”
杨慕白心想:读书人太阴险了,软硬不吃,油盐不进。你要江郎才尽,那之前写的变法,是脑子开光写的?
杨慕白问道:“那陆先生之前税赋变法论,是如何写的,莫不是抄袭……”
这激将狠了,犯了文人大忌了。陆淮抢着说道:“非也,税赋变法论乃陆某游历三年,从繁荣之都,到僻野山村,结合各朝税赋变化编写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