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卷 荒北的少年 卯回 东瓶西镜放-《云雁关山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杨天傲没有带着老婆子,这次太赶,骑马太过颠簸,唯恐老人吃不消,所以让韩明雇了辆马车随军队一起。

    本想折去江淮,转道汴京,但时间紧迫,只得先往汴京扬鞭。

    让城东的铁牛代为照看一下少年,自己得先回宫里面圣复命。

    铁牛早些年跟着杨天傲混军营,年轻人,心高气傲,天不怕,地不怕,四处征战,断了条腿,这才告病退伍。她的媳妇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乡村妇女,家中条件本就不好,如今又添了一张要吃饭的嘴,说话自然尖酸刻薄。铁牛是军中汉子,又与杨天傲是老交情,自觉脸上无光,但也不好张嘴。

    什么男人无用,自己命贱,靠着些微弱的补贴,才堪苟活,又是有意无意的装着抹泪。直到杨天傲放下十两银子,才欢喜的说肯定把少年养的白胖。

    下了朝赶忙往城东头赶,接了少年,说了几句客套的话,那妇人笑的也是灿烂,还违心的说什么下次还来。

    不过是看在银两的份上罢了。

    杨天傲的府邸不在汴京却在江淮,若追问起缘由不过也是些朝中宵小作祟,说是皇上体恤将军,免了他为国操心劳累还要日日上朝,其实不过是怕他位高权重,手握重兵,动了皇位,荡了江山。

    将小沙子安顿在府里,让下人好生招待,自己又往外赶。

    小厮和婢女们好奇,这个白净的少年是谁,有胆大的上前询问,少年不语,只是抱着朴刀和木盒。这下愈发引得众人好奇,众说纷纭,各种猜测都有。

    没几日,不知从哪出的谣言,说少年是将军带回的私生子,这下可好,这府里的下人炸开了锅,干什么事都要小声议论一番,看小沙子也是愈看愈觉得像自家将军。对小沙子也是殷勤了不少。

    一时间,这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的庐州闹的沸沸扬扬,上到八十的老太,下到牙牙学语的孩童都多少有些耳闻。有几个坊间的调皮少年还哼起起了儿歌:

    杨树茂,杨树茂,杨树开出了杨花笑,

    杨花落尽了不用愁,杨树自有杨果跑,

    杨果跑落了城西边,也去别家瞧一瞧。

    等到杨天傲回来已是三天后,自然听到这些谣言,可他懒得解释,本就想着收这少年为义子,如今,这庐州上下皆是下意识的以为少年是他的私生子,至少从结果上来看,也算殊途同归,免了自己的一番口舌。

    小沙子还蒙在鼓里,只是单纯的好奇为什么所有人突然间像变了个样,看他的眼神带着炽热的光,旁人总爱问起些有的没的,这让他有些害怕,也更加不敢说话,生怕一个不留意,说错了,讨人嫌。

    于是坊间又有了流言,这杨将军的孩子是个哑巴。

    东瓶西镜放,是江淮的建筑习俗。客厅东部放瓶子,西边放镜子,意为终生平(瓶)静(镜)。

    杨天傲是土生土长的庐州人,府里自然也是依着江淮祖辈流传下的老样式。

    在总体布局上,依山就势,构思精巧,自然得体;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,变幻无穷;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,造型丰富,讲究韵律美,以马头墙、小青瓦最有特色;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,融石雕、木雕、砖雕为一体,显得富丽堂皇。

    江淮宅居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(小型者以三合院式为多),一般坐北朝南,倚山面水,讲求风水价值。高墙深宅,千丁之族未尝散居的民风,也是罕见。

    比起别处的人丁兴旺,杨府倒是显得有些冷清。

    府内的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,面阔三间,中为厅堂,两侧为室,厅堂前方称“天井”,采光通风,亦有“四水归堂”的吉祥寓意。一旁的飞来椅、美人靠,闲暇时,躺着小憩,也算得上惬意。

    过街楼,楼上厅,走路自有穿堂风。

    小青瓦,鱼鳞瓦,回眸瞥见九龙壁。

    院落相套,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。高墙封闭,马头翘角,墙线错落有致,黑瓦白墙,色彩典雅大方。这门户之大,院落之深,更衬的杨家凄清、冷淡。

    “三雕”之美令人叹为观止,青砖门罩,石雕漏窗,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,使府邸精美如诗,堪称江淮宅居的一大特色。祠堂和牌坊,是江淮中必不可少的:祠有总祠,支祠之分,一般规模均较宏大,由山门,享堂,寝殿等多进集组而成,梁架雄伟,“三雕”绝妙,富丽堂皇。

    牌坊则以石质为主,有四柱五楼式,四柱冲天式,八柱式,口字形式等多种,造型雅致,散缀于各乡镇。杨府用的是八柱式,家父生前酷爱此样式。待到他这辈,先不说有无闲钱,也懒得去改动。

    融古雅,简洁与富丽于一身的江淮建筑着实令人痴迷。

    杨天傲是武将,每日领的俸禄可支撑不起这么偌大个院子,好在有父母留下的财产和这院子,稍作改动,便也成了这所谓的将军府。

    带着少年去了祠堂,算是见过列祖列宗。虽然小沙子从未承认,但杨天傲打心里已经把他看做自家孩子一般,倒也印证了坊间的传闻。

    一路的风餐露宿,好不容易到了汴京,又将少年安置在了铁牛家,到了江淮,自有又有要事,昨日未曾注意,今儿个一看,发现少年又清瘦了一圈。

    杨府仅剩他一人,算上老婆子也才不过两人,平日里吃的也不算铺张浪费,不不过也就三菜一汤,如今有了孩子,杨天傲打算稍微奢侈一下。

    让伙房做的一改往日的老样式,换成了一蒸一炒一炸一汤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