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书中记载东西很少,所以即便是顾白一字一字的去斟酌,半个小时也全都看完了。 顾白闭目沉思,这本书说是书,但其实在顾白看来,这更像是一个目录,是引导人了解道之境的前言。 书中并没有详细解释什么才是道之境,只是说,道虚无缥缈,每个人能领悟的道都是不一样,也就是说,每个人未来的路也是不一样,如果道可以用一本书来解释的话,那就失去了道本来的真意。 书的作者原本还想要将自己悟的道给记录下来,但想了想之后,还是放弃了。 作者说,如果他真的记录了下来,后世之中有人看见这本书,他的道就会对看书的人产生影响,会限制看书人对道的领悟。 每个人的道都不一样,大道三千,小道六千九百九十九,天道唯一,作者更希望他能成为一个领路人,而不是希望有后来者走上跟他的一样的道,这本书的创作意义也就在此。 书的作者可以说是将道之境的含义理解的十分透彻,虽然一字一句中并没有关于道之境的详细含义,但却让顾白豁然开朗,知道了道之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。 顾白看完了书中的内容又开始仔细的研究起来古殊的备注。 在备注中,古殊将道之境分为三个境界。 心境,无境,道境。 备注中将这三层境界解释的十分详细,虽然没有那种能增强实力的实质性内容,但却让顾白知道了剑道的境界。 如果将这三层境界替换成剑道的话,顾白觉得,这三层境界应该这样划分。 第一层境界,手中有剑,心中有剑,是为人心一剑。 第二层境界,手中无剑,心中有剑,脱离人力的桎梏,杀人于无形,是为飞天一剑,也就是传说中的飞剑。 第三层境界,手中无剑,心中也无剑,无需出剑,天地万物全都臣服,是为天地一剑。 人心一剑,飞天一剑,天地一剑。 这就是顾白对于剑道境界的领悟。 现在的顾白也就勉强算是达到了人心一剑的境界,但并不完美,连续出剑十几次,也许只有一半的剑招才能达到这种境界。 对于剑道,他真的只是刚刚入门而已,想要达到更高的境界,顾白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砺才行。 不过,在古殊的备注中,顾白还看见了古殊特意着重标注出来的一句话。 想成飞剑,先练灵剑。 顾白看见这句话的时候,整个人都愣住了,但很快就释然了。 想必是古殊知道自己肯定能找到这本书,所以,提前都给顾白标注好了。 顾白又随意翻看了几本垃圾堆里面的书,当看见书本里面的备注的时候,顾白的心中顿时一暖,古殊这个家伙虽然为老不尊了一点,但作为老师来讲确实是十分合格。 这些书中的备注只有两三本是很早之前留下的,大部分书中备注的墨迹都是新的,顾白能想象出来,古殊在昏黄的灯光下写着这些备注的场景,让顾白更是感动。 顾白喃喃道:“老师,您真的是太不容易了!” 可就在顾白心中的那种感动酝酿到极致的时候,顾白在垃圾堆地下,发现了一张纸,抽出来之后,顾白心中的那种感动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。 “古殊老匹夫,你个混蛋!” 顾白大骂了一声,直接将纸给丢在了地上。 又特么是一份账单。 古殊这混蛋好像已经将所有的事情都算计好了,这一份账单上还款的日期,就定在顾白特训回来的这一段时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