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吉甫针对这一弊病,加以改革,他在拜相后的一年多时间内,共调换了三十六个藩镇的节帅,使得节度使难以长期有效地控制某个藩镇。 元和三年右仆射裴均交结权幸,欲求取宰相之职,当时朝廷正举行直言极谏科制举考试,有举子在考卷中抨击朝政,唐宪宗非常不满。 裴均便指使党羽,称此事背后有宰相教唆,希望借此让李吉甫罢相,谏官李约、独孤郁、李正辞、萧俛等人上疏陈述原委,竭力为李吉甫辩白,唐宪宗这才怒气稍解。 李吉甫原本与窦群、羊士谔、吕温交好,窦群担任为御史中丞后,举荐羊士谔为侍御史、吕温为知杂事。 李吉甫却恼怒他事先没有向自己禀报,不肯批准,引起窦群等人的怨恨,后来,李吉甫患病,让医士留宿在家中。 窦群却抓捕医士,上书弹劾李吉甫,称他结交术士,唐宪宗查知实情,贬逐窦群等人,李吉甫知道自己树敌过多,便请辞相位,并推荐裴垍接任。 同年九月,李吉甫出镇淮南,授检校兵部尚书、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、淮南节度使。唐宪宗亲自在通化门为他饯行。 李吉甫在淮南三年,常上书议政,指陈朝政得失,论列军国利害。他率领民众修筑富人塘、固本塘、平津堰等水利工程,灌溉农田近万顷,还奏请朝廷,免去当地百姓数百万石欠租。 元和六年裴垍因病罢相。宪宗遂将李吉甫从淮南召回,再次任命他为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,加授金紫光禄大夫、集贤殿大学士、监修国史、上柱国,进爵赵国公。 他建议裁汰冗杂官吏,减低百官俸禄,以节省国家财政开支,唐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,最终裁减内外冗官八百余人、冗吏一千七百余人。 当时,宗室诸王居住在十六宅中,连女儿的婚姻都要由宦官掌管,诸王只能厚礼贿赂宦官,以求得到嫁女的目的。 李吉甫奏知皇帝,唐宪宗遂封诸王之女为县主,命有司挑选门阀子弟加以婚配。 元和七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病逝,其子田怀谏继任。李吉甫劝唐宪宗出兵征讨,并推荐薛平为义成节度使,欲趁机收复魏博镇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