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章 儒家人才-《争鼎楚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看来这个人是儒家大才,到底是谁呢?公孙辟离走近接应处。

    利雍见到公孙辟离后,对叔孙先生道:“他是钜子的弟子!”他再对公孙辟离道:“这位是我儒家大才叔孙先生。”

    有时候,儒者和墨者相见时会带有火药味,叔孙先生却很有气度,见到公孙辟离后,却神态自然。

    他向公孙辟离作揖道:“在下姓叔孙,名通,请转告钜子,儒家之学才是治国良方,如若他不服,可跟我公开辩论!”

    公孙辟离不甘示弱,说道:“墨家和儒家,谁更适合治国,辩过才知!”

    客房里,黄庭靖得知后,说道:“叔孙通这人精通儒学,在儒者中很有地位,如若被赵王器重,更难推行我墨家之学,我得面见大王,劝谏大王不要用儒家之学。”

    黄庭靖匆匆而出,只见有内侍来到招贤馆,转达赵王口谕,传召叔孙通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王宫书房,赵歇在这里处理奏折,吏部来报,得知叔孙通来投,便传召面见。

    根据前世查阅过的资料,叔孙通这个儒者,先后在秦朝、项羽账下,后来在西汉为官,根据资料记载,叔孙通是在彭城之战后投奔刘邦的,怎么会来这里。

    “拜见大王!”

    叔孙通向赵歇恭敬行礼。

    赵歇让他在侧边坐垫坐下,略作寒暄。

    “叔孙先生,你可曾见过刘邦,不知你认为刘邦此人如何?”

    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,才有谈下去的必要。

    叔孙通道:“项羽此人弑杀义帝,不体恤百姓,不值得辅佐。汉王率军攻入彭越后,我曾与他一见。他重视人才,礼贤下士,体恤百姓,算得上是明君。若论到天下国君,只有赵王才是最好的伯乐。”

    赵歇又再拐弯抹角谈了一些问题,才知道,原来叔孙通并未投靠刘邦,只是在彭城见过刘邦一面而已。

    看来,因为赵歇要魂穿过来,这个时空跟原本历史提前发生了一点小变化。

    “叔孙先生,你能来投,寡人甚感欣慰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