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孤舟一去迷归年-《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》
第(2/3)页
“军爷,”那操着北地口音的女子声音响起,想是拿出什么物什给那士卒看了,“咱们是西凉国使臣,向大唐天子陛下奉岁贡归国。这两台车中,装的乃是大唐天子陛下馈赠咱们国王、王后的礼物!”
按大唐例法,边防要塞对过往行人、行李须得仔细盘查,虽是外国使节,也得遵行此规,何况只是小小的西凉国,因此这名士卒并不卖帐,凛然正声道:“请姑娘禀告使节大人,小卒遵例法行事,请打开车笼,容我检视!”
那女子想是通译,听了话叽里哇拉对使臣回计一番,使臣的声音淳厚中和,叽里哇拉一番话说后,那通译女子才答道:“军爷,咱们使臣大人说了,要打开车笼检视也不难,只是两台车笼均是贵国天子陛下御封,说过要由我家国王亲自拆除,如今军爷要拆只管拆,还请拆过后,一同回返西京,求唐天子陛下重新封上才好!”
沈珍珠暗暗跺脚不已。
果然那士卒十分为难,不敢擅自作主。双方正在僵持之间,听得一声暴喝:“什么事拖沓不行,堵塞出城?”那士卒道:“参见杜将军!”接下的话叽叽咕咕听不清,定是在向那杜将军汇报此事。沈珍珠记得那杜将军杜平,乃是城关副守,大腹便便,并不是与陈周一路的,衍领了职务,好酒贪杯,只为不碍着李俶、陈周的事,所以一直未作撤换。今日之事,必定要坏在他的头上。可以想见他此时摇头晃脑的模样,漫不经心的一挥手:“既是陛下御封,那便由他们去罢!”
“可是,广平王——”那士卒欲言又止。沈珍珠心中哗啦一响,李俶,李俶,你果真是个聪明至极的人,定是已飞书传信,责令边关之城严加盘查,以找出我的踪迹,可惜世人千奇百种,各有各的盘算主张,哪能尽如人意。
囚车又开始慢慢行进,她的心,一寸一寸凉了下来。
广平王府元德殿的灯火,足足已有半旬未熄灭。
李俶眼中血丝泛涌,沉沉坐在高高的金椅上,目光炯炯直对着殿内一轮巨烛,一言不发。身侧侍候的仆从曲腰垂面一动不动,殿下甚少发脾气,却不怒自威,王府上下个个对他噤若寒蝉,这十来天的光景,更是向所未见。这不言不语中,隐藏着淘天巨浪,谁敢触这个霉头。
“殿下,独孤孺人求见。”廊外侍女的声音中含着抖瑟。
“叫她滚。”他眉目未作稍动,淡淡吐出一句话。
怀中取出那卷徽宣,字迹遒丽,自她失去踪迹后,由她闺房所得。字字透着她温婉润泽的气息:“月明花满地,怜君恨独深;谁遣因风起,纷纷乱此心。”他一个字一个字翻来覆去的看,仿佛幼读绵长的诗书,覆去翻来全是紧紧密密的字,圣人的教诲,永无止境的看不完。“怜君恨独深”,他早该知道她是那样的在意,只恃着她的忍让豁达,将她一伤再伤,逼得她步步后退。是的,他是恃着她的爱,而他给她的,偏偏是那样的少。
他将手搭上精雕细镂的椅把,缓缓放低那卷纸。大唐富有四海,疆域东至安东,西迄安西,北起单于府,南止日南,那是他的天下,他势必得到的天下。只在此刻,天下熙熙攘攘的人流,全被她挡在身后,他只要她,他只要她!
“殿下,”风生衣不知何时来到身后,“建宁王府那名找过王妃的侍女,名唤萱草的,找到了!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