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七回 竹林且行医-《妖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如七想要摇头表示不是,无奈秦英看他的眼神充满明了的意味,他是有解释也辩不清。

    秦英一边用着不怎么高明的水平诊脉,一边笑眼弯弯地对如七道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僧人在未成佛以前,也绕不开这四个字。过来吃饭坦坦荡荡地承认就好。你云游之时到处化缘。在乡野县邑化缘,和在翰林院化缘不是一样?”

    如七被她一番滔滔不绝的话打败,索性哑口无言做起了无嘴的闷葫芦。旁观秦英姿态优雅地收回左手,从一只袖子抽了帛书来,右手提着炭笔在上头写药材名字。

    思绪就着秦英笔下歪歪扭扭的手迹而飘远。

    记得他第三次见她,就已经意识到秦英的辩才相当厉害。

    那时的秦英和现在差不多高,却被邀请上了大兴善寺的俗讲台。才是瘦瘦弱弱的孩子,在登上五六阶的木台时,却一晃不晃,走地稳似成人。

    ――胸有成竹。如七看到此幕,脑子里不知不觉地浮现了四个字。

    而秦英也确然如他所料,不鸣则已一鸣惊人。她单开口说了两句,就得了台上老者的青眼。台上老幼论至酣畅处,道宣师便上去搅了局。

    他们一佛一道一老一少,不论法而论花。并不是多么高深的题目,却从平凡中抽出了精髓之味。

    如七到现在还能想起,道宣师的三问与秦英的三答。

    道宣师在当今是佛家数一数二的论辩高手了,而秦英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,就能与他平分秋色,她的辩才岂是随意斗量的?

    如七的思维和口舌向来不灵便,就算阐述最为简单的事理,他也是小桥流水一般娓娓道来的。若是碰巧遇到有些难以解释的,他就懒得花太多时间去说了。

    他就默默地看着秦英写下一张帛书,三四行的狗爬字里,包含了近十种的药名。

    秦英知道他好奇自己所开的方子,写完帛书吹了吹未干的墨就递给了他。自己则满不在乎地用帕子抹了抹手,耐着性子和欧阳大人沟通起来“大人怕不怕针?”担心对方听不懂,秦英做了往自己胳膊上施针的动作。

    要是搁在平常,秦英就把他敲昏过去,再为他行针治病了。然而她今天上午刚在他面前刷了一回好印象,这么快就扮成恶人不好。况且如七在这里看着,秦英要是做了什么有违他信念的事,她觉得他们的友谊就到此而止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