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三章太子薨逝-《大明公务员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甚至何夕甚至一度,对未来失去了判断。

    大明走向何方?

    未来的大明继承人是谁?

    变法如何进行下去?

    朱元璋会如何选择?朱元璋的心意是否有所改变?

    无数事情,在何夕脑海之中转动。

    何夕深吸一口气,开始分析情况。

    太子一去,朱元璋可能的选择,是传孙,与传子。

    传孙,则朱英雄,传子,则朱棣。

    在何夕想来,应该别的选择了。

    如果传位朱英雄的话,对何夕来说,是一个极大的利好。而如果传位于朱棣的话,对何夕来说,未必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何夕与朱英雄与师徒之情,关系相当不错了。而朱棣的话,就麻烦了。

    朱棣在政治上的倾向,何夕没有观察出来多少,但是有一点,何夕必须明白。燕王朱棣其实已经有自己的班底,自己的文武群臣,内外臣僚,燕王的班子,麻雀虽小五脏俱全。文官稍弱,武将方面,也是相当不错的。

    虽然说,拿靖难勋贵与开国勋贵相比,自然是大大不如了。但问题是,燕王朱棣作为一个藩王,麾下能有这么多将才,已经是难能可贵了。

    如果朱棣登基的话,何夕能不能在大明决策层之中站稳脚跟?

    何夕并没有多少把握。

    虽然说,何夕与燕王之间,有很多合作,彼此之间,关系也不错。但是合作关系,与君臣关系是不一样的。朱棣可没有朱雄英那么容易改变思想。

    甚至可以说,朱棣的思想三观早就定型了。

    何夕也很难改变。

    未来与朱棣相处,何夕真正能成为朱棣的亲信吗?

    何夕不知道。

    所以,何夕内心之中已经确定,他此去京师,要用尽一切办法,将朱雄英推上储君之位。而且何夕并不觉得自己没有机会,因为何夕很明显的感受到了朱元璋心思不定。

    否则说,朱元璋就不会下令让诸王回京。

    这就说明,朱元璋在传子与传孙之间,徘徊不定。

    何夕还有机会。

    ------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