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六章-《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太后拉着她,口中念叨着:“我的儿哟,我的儿。”

    这些孙女中,太后最亲近的自然是乌玛禄所生的如意,可他乡见亲眷,她又该如何不惆怅。

    太后问她:“怎么不见你的孩子。”

    和硕端静公主苦涩笑道:“孙女儿不争气,不曾和他有过孩子。”

    太后叹了一口气:“还是得有个自己的孩子才是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康熙听了一会儿,先出去了。

    额驸噶尔臧终于赶来,他下马见礼:“刚才部族有事,来迟了,请皇上不要怪罪。”

    康熙道:“陪我走走。”

    额驸噶尔臧将马交给仆从,跟随康熙闲走。

    “她毕竟是大清的公主。”康熙道,“你要对她好些啊。”

    额驸噶尔臧行礼道:“臣知道。”

    康熙看着远方:“这天下都是朕的,而她是朕的公主。噶尔臧,我希望你记住这一点。”

    “臣……不敢逾矩。”额驸噶尔臧行礼道。

    额驸噶尔臧陪康熙走了一会儿,将康熙送回府中,和和硕端静公主同屋而住。

    两人不发一言,无话可说。

    额驸噶尔臧侧身而睡,而和硕端静公主亦和衣背向而睡。

    康熙等人在和硕端静公主府上住了一段时间,见两人只是有些生疏,其他的也没什么。

    康熙见过了喀喇沁蒙古部各部的王,便和太后告别了和硕端静公主,继续向科尔沁草原进发。

    九月初,康熙等人到达科尔沁草原,住在科尔沁和硕纯禧公主府第。

    和硕纯禧公主是康熙异母弟恭亲王常宁的长女,被养在宫中,记在康熙名下,为康熙的长公主,于康熙二十九年下嫁科尔沁台吉般迪。

    途中经太后父母葬发库山,距跸路二百里,谕内大臣索额图择洁地,太后遥遥祭拜。

    太后涕泪长流。

    一别爹娘四十载,之后竟再也没见过。

    再见已是生死相隔。

    她心痛不已,差点儿哭得背过气去。

    十月,次奇尔赛毕喇,值太后万寿。

    康熙到行宫行礼,敕封太后所驻山寿山。

    随后不久,众人回宫。

    回宫之后,康熙往各宫遣送了此次出巡带的东西。

    他给乌玛禄带的是一串风铃。

    乌玛禄将风铃挂在窗台上,风一吹,便叮铃叮铃作响。

    乌玛禄睡眠不好,夜里总是会惊醒。

    风铃声稍微一动,她便会醒来,琉璃有好几次都看到了,劝说她把风铃收起来。

    乌玛禄摇头拒绝,只是看着风铃发呆。

    她好想家。

    她说:“琉璃,我想家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家里的窗台上就挂着两个风铃,风吹起来的时候,它们碰撞间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是竹叶模样的,一个……一个我记不起来是什么模样的了。”

    她淡淡的说着,没有悲痛,仿佛只是在说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,可就是会让人觉得很酸楚。

    乌玛禄和她描述着自己还记得的东西:“我还有一个大书柜,书柜里有很多书,其实我都没怎么看过。在这里,我看的书,远超那个时候。”

    “我……”她说不下去了,很多东西她已经忘记。

    乌玛禄轻声道:“算啦,不用收起来。”

    她看着风铃,继续愣神。

    琉璃什么也做不得,只能安静的伺候她。

    十二月十二日,庶妃刘氏,生皇十七女。

    公元1699年,三十八年。

    因为黄河与淮河连年溃决,河下部分地方时遭淹没,虽花费数百万库银,屡遣大臣督修,至今仍无成效。

    加之天下已定,休养生息,返利于民多年,天下逐渐富足。

    康熙思来想去后,决定第三次南巡。

    时间早已定下,只是随同出巡人员还未定下。

    他前往宁寿宫,问太后安后,又同太后说起这事儿:“儿子今年打算南巡,不知皇额娘愿不愿意与儿子一同前往。”

    太后自从去年出巡塞外后,心胸也越发开阔。

    若是往年,她定然是不出去的,可是这会儿,她也就应下了。

    太后随口问道:“这次出去,你打算带谁。”

    康熙点了几个人。

    康熙知晓太后素来不喜乌玛禄,然而他早就应了乌玛禄,要带她南巡。

    所以,他斟酌道:“此次出行,儿子打算带上德妃。”

    他说:“她向来身体不好,之前也就一直没带她。如今好些了,便打算带她出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太后也只是问问,听见乌玛禄要去,也没说什么。

    康熙见太后不反对,也放下心来,问了几句如意的事。

    太后招来如意。

    如意见礼,举止端庄娴雅,知进退。

    康熙打量着她,颇为满意。

    “我听他们说,你于诗文上颇有才能,远超你几个姐姐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