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如果说流民这一群体越来越多,那么他们就是一群不稳定因数,要是朝廷能够处理的好,还没有什么,如果万一没有处理好,那就是一场大灾难。 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一些商贩们来说,要是天下真的变得兵荒马乱的了,他们还怎么做生意? 所以,说出之前的那一番话也不是他有多么高的思想觉悟。 商人都是十分精明的,这一些道理他们都是懂得的,到时候这天下乱起来后,家财万贯的他们,都是别人眼红的对象,到时候他们这一些商贾们那什么保护自己呢? 所以,这天下还是安稳一点好,给朝廷缴纳的商税,就当是花钱买平安了。 朝廷将钱财收取之后,将来能够有足够的银子赈灾,训练军队大败建奴,这天下应该乱不起来的吧。 接着,又看向自己的儿子开口说道:「咱们这一些做生意的,脑子要多多的灵活思考,要学会分析利弊。」 「目光要看得长久一些。」 老者看着自己儿子语重心长的说道:「咱们做商人的,脑子得机灵着点。」 「儿子明白。」那名男子对着其拱手说道:「父亲深谋远虑,儿子自叹不如。」 那名老者对此摆了摆手后,接着询问道:「那些之前被收为朝廷所有的产业,交税了没。」 「根据儿子派出的人得到的消息,都是交了税的。」 「当真?」 「确实是真的,那些税务部的官差就是在大堂之中算出应缴纳的税额,并且收取税款,这个过程一旁都是有百姓围观的。」 「既然朝廷的产业都缴纳了税款,咱们还有什么好拒绝的?」老者说了一句。 等到自己儿子离开之后,从老者的身后走出一人。 那老者见状,连忙行了一个礼:「李公公。」 「蒋掌柜,刚刚你说得话,咱家都是听的一清二楚的。」李公公面带微笑的看向被自己称为蒋掌柜的老者:「你是个明事理的人,这依法纳税,是每一个大明子民的义务。」 「李公公。」蒋掌柜满脸笑意的对着那名李公公恭敬回话:「蒋某人和范家那些通敌卖国的该死家伙们不一样,蒋某人身为大明的子民,自然是会体恤朝廷的,支持朝廷的政策的。」 「蒋某人如同李公公您说的那样子,咱是个明事理的人。」 「嗯。」李公公听了蒋掌柜的话,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:「没错,你刚刚说得那一些话是十分正确的!」 「朝廷总不可能只向那些泥腿子们征收赋税,那些泥腿子有几个银子?他们平日里都过的比较清苦,朝廷在将重税加在他们身上,他们还要不要过日子了?」 「他们要是过不下去去了,咱们大明可就不太平了,到时候,你们这些商人还怎么作生意呢?你们跟那些读书人可不一样,当初太祖皇帝驱逐鞑虏,恢复中华之后,都还要去拉拢那些读书人的。」 「所以,征收商税,对朝廷和你们这些商人都是有好处的,朝廷征收商税之后,有了充足的银子去充当军饷,赈灾,修缮沟渠等等一系类事情,来维持大明这一个帝国的运转,这样一来天下就乱不了,你们也可以安安心心的去赚银子。」 「没错,李公公所言甚是!」蒋掌柜听闻后接连点头:「朝廷征收商税对咱们商贾也是有好处的。」 「对啊。」那名李公公看着蒋掌柜继续说道:「你们以往做生意的时候,是不是会为了自己能够在一个地方安稳的做生意,而去给当地官差孝敬银子的吧?」 听到这个问题,蒋掌柜变得有些支支吾吾的,这可是贿赂官差,是重罪啊,思索再三,还是决定如实回答道: 「 之前确实为了自己能够安安稳稳的做生意,确实是给一些官差孝敬过一些银子。」 「李公公,这么跟您说吧,好在之前陛下只是抓通敌叛国的商贾,要是在行贿的,不说是商贾了,就连这宣府城中那些官员们大部分都不能够独善其身!」 李公公闻言后笑道:「要是这么一来,那你不是也要被抓了?」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