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七章,为了避免伽利略像哥白尼那样被火烧死,请他来大明吧-《朕的大明帝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荷兰现在还是那个海上马车夫,海上实力确实不错,而英国是个岛国,从事这些海上行业也是不稀奇的。

    自从那些西方人发现这鲸鱼的油脂十分的肥厚,稍加提炼就能够获得成桶的鲸油,还能够给他们提供大量的食物,鲸皮能够制作御寒的衣物,鲸须又能够制成裙子的内衬,所以,知晓鲸鱼浑身是宝的那些荷兰、英国的商人们都纷纷的组建捕鲸船队,从事这捕鲸这一个行业。

    “那么汤卿家,你懂得这捕捉这鲸鱼的吗?”朱由校有些好奇的对着汤若望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尊敬的陛下,下臣对于这个捕鲸之事,不是十分的了解。”汤若望回答道,要是让他讲讲一些学术方面的问题,或者是宗教方面的问题,那么他是能够聊上几句的。

    对于这捕鲸之事,是不怎么了解的,毕竟他也不是从事这一行业的。

    朱由校现在对于捕鲸这一件事情是没有后世那般负罪感的,对于朱由校的来说,这捕鲸要是能够让大明的百姓有一条出路,那就是值得的!这捕捉鲸鱼需要人手、加工鲸鱼肉需要人手,制作鲸油也是需要人手,将那些鲸鱼皮制作成御寒的衣物也是需要人手,这样一来,能够给大明带来许许多多的工作的岗位。

    在听到汤若望说自己不了解捕鲸这事情,朱由校也没有太失望,毕竟要是汤若望这都懂,那么他简直是神人了。

    “刘伴伴。”朱由校转头对刘时敏吩咐道:“给英国公传一道旨意,告诉他,手下的那些船队可以尝试着去捕捉捕捉这鲸鱼。”

    “皇爷,那英国公手下的不是海军?皇爷您是想让咱们大明的海军去从事捕鲸鱼吗?”刘时敏听了朱由校的吩咐后,有些疑惑的询问道:“之前皇爷您不是下过旨意组建专门出海捕鱼的船队吗?这捕鱼的事情交给他们不就好了?”

    “刘伴伴啊,你确定那些捕鱼的船队能够捕捉那海中的庞然大物吗?”朱由校有些无语的说道:“到时候自己的船只不被那些鲸鱼弄沉,都算是好的了。”

    刘时敏听后,也是反应了过来,那些如船般大小的鲸鱼,一般的捕鱼船队确实是没有能力将其捕捉起来的,还是要让海军来,毕竟海军的船只上装备了弓弩,火炮等一系列的军器,可以专门用来对付那些大鲸鱼。

    朱由校接着说了一句:“或许还能够借此来训练训练咱大明海军的那些船手们。”

    让他们去与鲸鱼搏杀,由此来训练船手们之间配合的能力,培养船手之间的默契,并且锻炼他们的临战时的心态。

    交代完捕鲸这些事情,朱由校从刘时敏的手中接过了朱常洵呈上来的奏疏:“有人从事海上走私被锦衣卫逮到了?”

    “这件事让许显纯去负责。”朱由校吩咐道。

    朱由校将这一些事情吩咐完了之后,转头看向汤若望,出声道:“之前咱们说到那里了?”

    “尊敬的陛下,您之前跟下臣提到了宗教。”

    朱由校说道:“说实话,朕对于这些宗教都是不怎么感兴趣。”

    “朕对这些宗教感兴趣的,也就是他们那些神话故事了。”

    “汤卿家,你应该是明白朕为什么会让你去那格物院内当差的吧?”

    “下官知道。”汤若望对着朱由校回答道,虽然不想承认,但是,汤若望是知道自己眼前的大明皇帝陛下,之所以让他前往那格物院去当差,不是对着他们教义感兴趣,而是对于那些学术感兴趣。

    这个道理,就算是朱由校不说,在他踏上大明的土地,与大明的一些官员们接触过后,就已经是明白了。

    他也是明白,那些加入他们天主教的大明官员,也不是对他们的天主教感兴趣,而是对于他们的学术感兴趣。

    虽说,汤若望他现在的汉语,是没有他前辈利玛窦那么好,他是他也是明白这格物两个字的意思,这个出自这古老的土地千年前被人写出来的《礼记·大学》: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。格物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推究事务的道理,探究万物的规律。

    这个古老土地上所传承的文化,是他们根本比不过的,对于他们的那教义,大部分大明人是嗤之以鼻的,唯一能入他们眼的就是只有他们这百年来的一些学术研究了。

    用之前给他交集最多的大明官员徐光启的话来说,大明朝这是为了取长补短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