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 大业(三)赵匡胤之死-《争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来得太过突然了,快点结束也好。”

    于乐抱着娥皇回了卧室,身上发热,得好好去去火,就是娥皇遭罪了,第二天早餐都没吃,起不来啊!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当柴荣听说赵匡胤以及十来位将领被乱兵砍死的消息后,昏厥了过去,失了张永德,又死了赵匡胤,还有他手下的石守信、王审琦等人,几乎周军的指挥将领精髓损失大半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,您好些了吗?”李谷在柴荣病榻前问道。

    “让李重进挡住李则,此人必是奸人,绝对不能让他进了汴京,赵匡胤之死与他脱不了干系。唉!狼子野心哪!派人叫范质回来吧,此去也快二十日了,唐国并无真心与咱们和谈,不过是戏弄我们罢了。”柴荣此时十分的清醒。

    “陛下,范相来了封信,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柴荣打开了范质的来信:“尊贵的陛下,恕老臣无能,未能与唐国达成和解之愿望,老臣只能是以死谢罪了,老臣见了于乐一面,他跟我说了如下之言,请陛下圣裁。于乐说:咱们是兄弟之争,也是国策政治之争,但其根源都是想一统华夏,振兴中国,恢复中国的汉唐盛世,都是为了全华国人民着想,所以没有对错之分,只有胜败之论。此时的战争形势非常的明朗,为了天下万千苍生计,希望柴国主能弃暗投明,主动罢兵息战,起义投城。还百姓一个和平安详的家园,中华分裂至今已有五十五年之久了,百姓之苦久已,所以望柴国主早做明断,我保证周国君臣的性命无忧。陛下,老臣无以言表还请陛下三思。老臣先走一步!范质敬上。”

    “范质死了吗?”

    “陛下,没死成,被于乐能救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,那就好,给于乐修书一封希望他放了范质回来。等等,算了吧!留在那也好。你等什么想法?”柴荣看了看跪着的大臣们。没有人发言,此时除了效忠之言外,谁敢说赞成投降啊!

    “于乐说得对,我们是兄弟之争,也都是为了国富民强,不让我华夏受外族的欺负,所谓的政治之争,也就是治国理念也却有不同之处。唉,我心不死啊!没想到与小小的唐国之战,不到一年竟然败得如此之惨,真是丢人哪!”

    “陛下,如果唐国没有那个大杀器,一定不会胜过咱们的。”

    “说这些还有什么用?你们下去吧,让我想想!”

    众人知道这个想想是决定周国命运的想想,期待着最终结果!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