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 何安瑶苗-《靖难攻略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七月庚子日,楚王桢、湘王柏领湖广都司及王府护卫兵马擒杀一千四百余人,诸猺遂奔窜,向西南遁去……”
    清晨,当武英殿内朱允炆的声音传出,殿内的朱元璋也高兴的抚了抚须。
    一旁,沉稳许多的朱高煦只是安静倾听,结束后低头继续处理奏疏。
    如今已是七月十四,距离朱高煦上次和朱元璋争辩倭患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。
    这一个月的时间里,朱高煦上午在武英殿陪同理政,下午则是前往颖国公、宋国公府学习,时不时与杨展、王瑄二人见面。
    似乎是因为上次争辩失败的缘故,朱高煦在那次后便很少会和朱元璋争辩,只会在他提问题的时候回答。
    这样的改变对于朱高煦本人来说无疑是不错的,但朱元璋却不喜欢。
    如眼下,见朱高煦没有什么意见提出,朱元璋便转头看向他:
    “你两位叔叔平了这瑶乱,但不久之后还会有瑶人再乱,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?”
    朱高煦低着头,并不知道朱元璋是在询问自己,倒是朱允炆见状笑着抢答道:
    “瑶人叛乱,无非是因为人性贪婪,觊觎汉人钱财罢了。”
    “以孙儿看来,只需要出兵平叛,即可一劳永逸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朱允炆的回答让朱元璋皱眉,而朱高煦听后虽然觉得不对,但也没有反驳朱允炆的看法。
    他牢记着冯胜的提醒,在理政的时候大多不得罪朱允炆,甚至还有意讨好。
    尽管这样的做法让他自己都感觉到恶心,但是为了让朱元璋高兴,避免朱元璋认为燕府跋扈,他只能这么做。
    “高煦……”
    朱元璋没有回应朱允炆,而是执拗的念着朱高煦的名字,想要让他回答。
    对此,朱高煦只能在心底无奈叹气,抬手作揖道:
    “太孙说的不错,但一些旁枝末节还没有补全。”
    尽管认为朱允炆说的不对,但朱高煦还是只能先认同附和,随后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:
    “瑶人之中,确实有贪婪之人,但也有良善之辈。”
    “孙儿以为,良善之辈并不想劫掠汉民,说到底无非是活不下去罢了。”
    “但凡给他们几口吃的,他们也不会下山造反。”
    “高煦……”朱允炆皱眉提醒,似乎认为他说的话有些大不敬。
    “说的很好,倒是没有和下面那群人一样,闭着眼睛说瞎话。”
    朱元璋颔首赞同,他并不认为自己所治理的天下已经能做到人人吃饱饭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