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首先就是管控,我对养殖这一块不太了解,但似乎养殖的数量一旦多了,风险也就大了,一场病鸡苗全部死了是有可能的吧?” 杨帆说完望向沙发的村民,内心也是有些头疼不已。 职业素养让他想着赶紧辞职,但和李凡的感情,这忙不帮也不行,所以这是一刻也没闲着,一早就来研究村企的找钱之路。 可关键是有些方面不好下手,就说这集体养殖,这村里就没一个懂的,最多的也就养过几百只鸡,完全就是散养式的,喂一把稻米剁一点菜叶子结束。 至于要说请专家来,那不单单成本增加了,这本质上就违背了村企的意愿,到时候村里的村民又变成打工的了,李凡八成是不愿意的。 沙发上的村民都是点了点头,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。 “是的哩,这数量多了要是发瘟了,说没就没了~” “哎呀,你这一说我心里慌的呢,这不用我们投资吧~” “不能养多,要不请个专家来?” 杨帆点了点头:“其次就是手续了,这养殖数量多了,审批手续也比较复杂,就连这销售都麻烦。” “最后,那就是价格了,集体养殖凸显不出来价格优势,反而维持之前的散养模式更吸引外来游客。” 屋子里的人听到他这么说,都是点了点头,安静的等待着下文。 “所以我建议画圈,各家负责一块,想养鸡就养鸡,养鸭那就养鸭,不管是鸡苗鸭苗啥的,由村企购买,再由村企统一销售。” “要说和之前的区别,那就是以前大家都是在各自院子里养,现在是满村子跑,永不空军一号塘旁边的树田,后面的荒地,三号塘附近的荒地,焦河支流河堤旁的树田都可以用来散养。” 听到这话,屋里众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。 “我算了下,一号塘的树田可以养殖1000只鸡,河堤旁的树田一万只鸡是没问题的,再其次就是荒地了,按照地图来看,至少十万只鸡是没问题的。” 杨帆说完拿起旁边的茶杯喝了口水,耐心的等待着。 李德友眉头挑了挑:“地方倒是不错,荒地稍微收拾下就行了,关键是这数量是不是有点多了?” 沙发上的村民也是点头附和:“是啊,这鸡卖不出去虽然可以下蛋,也可以多养养,但这后面稻谷啥的消耗就大了,不是小钱哩~” 杨帆笑了笑:“这个大家不用担心,十万只绝对可以消耗的了,就单单永不空军每天的鸡鸭就需要四十多只,这一年就是一万五了~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