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看那边,那儿有个小店!” “山顶居然开店了?好家伙,谁这么厉害?” “走,过去看看!” 此时此刻,太阳已经升起,就在山的那边,金黄的一个,看上去光线很柔和,实际上把整个地球都轻松地照亮了。 江风的小店也被太阳光照得通亮。 此时此刻是六点四十左右。 青城山的后山早晨六点对游客开放,所以现在来得是最早的一批游客。 一会儿人就会越来越多。 游客们登上山顶,肯定都饿了。 江风准备炸油条。 面团已经醒发好了,表面沾满了油,被保鲜膜裹得紧紧地。 江风在案板上撒上面粉,用手铺匀。 然后,他把保鲜膜撕开,把一团紧致的面团放在案板上,慢慢拉长,再用擀面杖擀平整。 接着用刀竖着切开一个個长条。 还要用筷子沾上水压一下,把两个面条叠在一起,再用筷子在中间用力压,两个面条就向外翻开。 基本造型做好,在锅里一炸,面条蓬松开,就是油条了。 蓬松的技巧在于油温的掌控。 温度过高过低都做不好。 这就看厨师的功底了。 江风正准备炸油条,几个登山客就走过来,来到小摊前看着。 “握草?豆浆油条?” 登山客有点懵。 他揉了揉眼睛,确认自己没看错。 山顶有人卖豆浆油条。 离了大谱! “老板,这儿真卖油条?” 一个客人问道。 “嗯,当然卖,现炸油条。” “招牌都挂出来了!” 江风不紧不慢,指着一旁的招牌,说道。 招牌上写着: 豆浆6块1碗 油条5块1根 贵肯定是必平常的地方要贵。 但山顶就这个物价,这已经算实惠的了。 “6块1碗豆浆?这么贵?” 登山客看着招牌,感慨一声。 他停顿了一下,又道: “老板,给我来4碗豆浆,8根油条。” 江风点点头,“好,一共64” 江风控制好油温,把压好的面团放在油锅里炸。 孙壮飞则是拿出四个套着一次性塑料袋的小碗,给客人盛了四碗豆浆。 这边毕竟是山顶,产生的垃圾得带下山去,所以就用塑料袋套在碗上,处理起来也方便。 四个登山客找了张小桌子围坐着。 一碗碗豆浆端了上来。 四人的目光瞬间被豆浆吸引。 豆浆呈现出一种深色,带一点点灰色的感觉。 看上去极为的浓郁,绵绸。 像是牛奶的质感。 表面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,很干净。 “喜欢糖可以加糖。” 江风对他们说了一声。 豆浆还是偏甜口的比较好喝,桌面上有一个糖罐,其中一人舀了一勺糖,搅拌均匀。 搅拌的过程中,豆浆的香味扑面而来。 带着几分温热的感觉,从鼻孔进入身体,感觉格外的舒服。 一名登山客喝了一口豆浆。 豆浆入口极为的丝滑,又十分浓郁,淡淡的香味散发出来,丝毫不显得腻。 本来山顶就有些冷,这又是深秋。 一口热豆浆下去,热量从胃里开始往外蔓延,浑身都变得温暖了起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