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65 置地私有化-《重生之实业巨头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时间很快就到了3月初,怡和集团也再一次迎来了新的股东投票,在纽壁坚的各种帮助撮合之下,此次股东大会也顺利通过,陈志文的资本以8.3亿港元继续入股增资怡和集团的股票,从而单人获得怡和集团34.9%的股份,一直在叫嚣着反对的凯瑟克家族,本身也就只有10%的投票权,即使拉拢了一些关系不错的人,也改变不了大势,反而因为此次怡和的定向融资,使得凯瑟克家族原本10%的股票,份额降到了7.8%。
    而原本持有持有怡和34.9%股份的置地公司,也因为此次融资,股份降到了28.6%。
    对于怡和公司来说,陈志文持有34.9%的股份,被陈志文控股的置地持有怡和28.6%的股份,总比例超过了60%,正式触发收购邀约。
    对于置地来说也是一样,两家公司同时被同一个人触发收购邀约,这在香港历史上还是第一次,相互控股的两家公司,就会有这种问题,一旦多收购就会相互触发,导致收购方成本暴涨,从而逼退其他对此有想法的人或者其他财团。
    可惜,怡和系的人根本不知道,光是一个置地,在未来会是多么一大块肥肉,即使触发收购要约,只要价格不是超级离谱,那陈志文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收购。
    不过根据法律的规定,触发收购要约,并非一定要全面收购,因为在实际操作中,很复杂,很多时候可能收购方乃至公司本身的大股东,都会不小心持股超过上限值,所以法律也会容许大股东进行清退,也就是说,当超过之后,不想全面收购或者收购方发现成本太高想放弃,那就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,将股份降至34.9%,同时在未来2年内,不得再提出全面收购。
    陈志文该怎么选择?成为了全港关注的话题,如果选择清退,表示此次收购已经彻底结束,而如果选择继续收购,那将会是香港股市的又一场盛宴了。
    3月6日,代表陈志文的和黄集团总裁周家杨正式召开记者招待会,宣布将会对置地,进行全面并购,而怡和,则是选择清退多余的股份,这件事,将会在收购置地完成之后,清退掉置地手中的怡和股票。
    而对于置地其他股东股民的收购价格,和黄给出的是8.2港元一股,这比陈志文入股置地之前半年的均价6.3要高了30%。
    消息一出,怡和股价暴跌,置地股价则是瞬间暴涨,不过,几乎所有置地的股民,都对这个金额表示不满意,他们认为,置地股价应该价值更高。
    但显然官方并没有继续就这个问题进行纠缠,而是在香港的几个交易所,摆好了桌子,正式收购置地的股票,任何股民,只要想出手手中股票,随时可以前来换现金。
    “看来来卖股票的人,也不是很多啊。”陈志文看着下方有点冷清的交易所,笑着说道。
    “很多人的确是在等我们在提高价格,虽然30%的涨幅已经不低,不过对比地产危机之前的置地的股价,还是差了不少的。”周家杨说道。
    “既然是地产危机,自然不可能按以前的来,至少明面上不可能。”陈志文摇头说道:“跟置地的那些股东交流的怎么样了?”
    虽说股民数量多,但掌控绝对数量的还是那些份额大一点的股东,之前暗中收购的时候,很多情况是不方便联系这些人的,且可能也没有渠道,而现如今有了纽壁坚的配合,自然就方便很多了。
    “这些人大部分都表示愿意出手,只是价格方面跟下面的人一样,都希望我们再提高一些。”周家杨说道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