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1 零售业的未来-《重生之实业巨头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难道一个深海特区还不够吗?”林局长反问道,深海市,那是可以随便折腾的,只要不违法,那西方现有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学过来,那里早就可以企业独资,服务业对外开放,这几年来,也算是有对有错,总结了不少经验。

    “深海市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试验田,中央当初定下这一政策的确很厉害,可当初选择原本的宝安县,除了靠近香港,也是因为它的规模小,对整体经济影响不大吧。”陈志文笑了笑说道:“可就是因为规模小,在这里面的很多试验,也不能直接搬到其他地方吧?从一个深海市到整个国家,这中间总得还有其他中间实验点吧?”

    “陈生,这种我们国内,可是差不多有着20个特区的?就是这个目的。”林局长说道。

    “对,可这些特区对外开放程度还是远比不了深海市的。”陈志文说道:“深海市现在的经济虽然还比不上其他特区城市,可增长率是非常高的,其他特区城市,想要追赶,也就只能进一步开放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种事情,并不是我能够决定的,陈先生。”林局长无奈说道,其实现在国内普遍认为开放对外程度会有利于经济发展,只不过事情还是得一步一步来,第一是降低风险,第二就是要考虑到对现有经济格局的冲击。

    “这我知道,所以我提议,能否先在各个特区城市,开放外资零售行业,或者说,与本地的零售商合资也行,让外资零售业将发达国家的零售模式也带到国内,刺激国内人的消费欲望,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发展经济。”陈志文说道。

    想要直接让国内开放外资进场,恐怕有点难度,但如果能够合资,从而让自己先进来,那也不是问题,等90年代政策下来后再花点钱收回股份就行了,时间才是最重要的,先发优势一旦占了,那就遥遥领先了。

    “陈生,国家政策,是不太可能针对您一方的,如果许可下来了,那其他外资超市也是可以的。”林局长委婉提醒道。

    “这没问题。”陈志文毫不在意的说道。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